四、丰富内涵
全面、系统、准确理解习近平扶贫思想体系及其丰富内涵,具有重要的理论实践意义。习近平扶贫思想体系由九个方面的重要思想组成,每一个重要思想都包含丰富的内涵。
一是关于消除贫困是社会主义本质要求的思想。消除贫困、改善民生、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我们党的重要使命。贫穷不是社会主义。如果贫困地区长期贫困,面貌长期得不到改变,群众生活长期得不到明显提高,那就没有体现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那也不是社会主义。这些论述体现着社会主义的根本价值追求和奋斗理想,是社会主义的题中应有之义。这一重要思想是对马克思主义价值观的坚守和捍卫,更是对它的发展。学习习近平扶贫思想,首先要从政党性质、执政责任、巩固制度的高度深刻理解,增强使命感责任感。
二是关于农村贫困人口脱贫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最艰巨任务的思想。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关键在贫困的老乡能不能脱贫。农村贫困人口如期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解决区域性整体贫困,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底线任务,是我们党对人民作出的庄严承诺。这些论述深刻指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不仅要从总体上、总量上实现小康,更重要的是让农村和贫困地区尽快赶上来,逐步缩小这些地区同发达地区的差距,让小康惠及全体人民。这是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的现实需要,更是社会主义共同富裕目标的基础和前提。这一重要思想深刻阐述了扶贫开发工作的重要性、紧迫性,要进一步增强做好扶贫开发工作的紧迫感,以更加明确的目标、更加有力的举措、更加有效的行动,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确保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成色。
三是关于科学扶贫的思想。推进扶贫开发、推动经济社会发展,首先要有一个好思路。继续加大贫困地区基础设施建设力度。把贫困地区孩子培养出来才是根本的扶贫之策。要因地制宜,发展特色经济。实行易地搬迁。扶贫开发要与生态环境保护相结合。编织好“社会安全网”。这些论述阐述了扶贫开发、脱贫攻坚的深刻内涵,为提高扶贫开发工作水平和效果指明了方向,提供了指南。这一重要思想,从提高扶贫工作科学性的角度出发,阐述了扶贫脱贫的总体思路和实现途径,体现出习近平作为党和国家领袖对国家贫困现状的深入了解,对扶贫开发历史经验教训的深刻总结,对现实做深入细致思考后的务实选择。
四是关于精准扶贫的思想。扶贫开发推进到今天这样的程度,贵在精准,重在精准,成败之举在于精准。要找准‘穷根’、明确靶向,量身定做、对症下药,真正扶到点上、扶到根上。要坚持精准扶贫、精准脱贫。要打牢精准扶贫基础,通过建档立卡,摸清贫困人口底数,做实做细,实现动态调整。要提高扶贫措施有效性,核心是因地制宜、因人因户因村施策,突出产业扶贫,提高组织化程度,培育带动贫困人口脱贫的经济实体。扶贫小额信贷、扶贫再贷款等政策要突出精准。这些论述体现了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扶贫开发工作的新部署新要求,体现了现阶段我国以攻坚战方式解决贫困问题这一突出特征,更是对过去“大水漫灌”等不精准扶贫工作方式方法的根本性改革,目的就是进一步提高脱贫攻坚的精准度有效性。这一重要思想是习近平扶贫思想的核心。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思想,是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基本方略,是开展扶贫脱贫工作总的工作原则,体现的是精准性、实效性标准和要求。实施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就是要真正把精准理念落到实处,变“大水漫灌”为“精准滴灌”,切实解决扶持谁、谁来扶、怎么扶、如何退的问题。
五是关于内源扶贫思想。脱贫致富贵在立志,只要有志气、有信心,就没有迈不过去的坎。贫困地区发展要靠内生动力,如果凭空救济出一个新村,简单改变村容村貌,内在活力不行,劳动力不能回流,没有经济上的持续来源,这个地方下一步发展还是有问题。干部群众是脱贫攻坚的重要力量,贫困群众既是脱贫攻坚的对象,更是脱贫致富的主体。要注重扶贫同扶志、扶智相结合,把贫困群众积极性和主动性充分调动起来,靠自己的努力改变命运。这些论述深刻指出,摆脱贫困首要意义并不仅仅是物质上的脱贫,还在于摆脱意识和思路的贫困。扶贫开发最为重要的是,要充分调动群众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增强群众战胜困难的信心,激发内生动力,提高自我发展能力,变“输血”为“造血”。这一重要思想深入阐述了激发内生动力的工作方向和重点,充分体现了人民群众是历史创造者的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贫困地区发展、扶贫开发工作必须尊重贫困群众的主体地位和首创精神,把激发扶贫对象的内生动力摆在突出位置。扶贫与扶志、扶智结合,就是要加强对贫困群众的思想发动,把教育作为扶贫开发的治本之策。把加强贫困村基层组织建设、发展村级集体经济、推进扶贫对象的组织化作为扶贫开发的重要内容。充分发挥第一书记、驻村工作队的作用,把贫困群众的积极性调动起来,把他们自力更生的精神激发出来,不断提高他们共享发展成果的能力。
六是关于社会扶贫思想。脱贫致富不仅仅是贫困地区的事,也是全社会的事。要健全东西部协作、党政机关定点扶贫机制,各部门要积极完成所承担的定点扶贫任务,东部地区要加大对西部地区的帮扶力度,国有企业要承担更多扶贫开发任务。扶贫开发是全党全社会的共同责任,要动员和凝聚全社会力量广泛参与。这些论述阐述了社会扶贫的重要作用及其不可替代性,对如何更加广泛地动员社会参与脱贫攻坚提出了新要求,为进一步发挥我们党的政治制度优势、加大社会扶贫工作力度、凝聚更大扶贫合力指明了方向。这一重要思想从扶贫是全党全社会的共同责任的高度,深入阐述了广泛动员社会力量的重大意义和基本途径。做好社会扶贫工作,对于弘扬中华民族扶贫济困的传统美德,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动员社会各方面力量共同向贫困宣战,具有重要战略战术意义。必须不断动员和凝聚各方面力量,构建大扶贫格局,形成脱贫攻坚的强大合力。
七关于阳光扶贫思想。扶贫资金是贫困群众的“救命钱”,一分一厘都不能乱花,更容不得动手脚、玩猫腻!要加强扶贫资金阳光化管理,加强审计监管,集中整治和查处扶贫领域的职务犯罪,对挤占挪用、层层截留、虚报冒领、挥霍浪费扶贫资金的,要从严惩处!要把握好脱贫攻坚正确方向,防止层层加码,要量力而行、真实可靠、保证质量。要防止形式主义,扶真贫、真扶贫,扶贫工作必须务实。要实施最严格的考核评估,开展督查巡查,对不严不实、弄虚作假的,要严肃问责。这些论述的根本要求,是要把扶贫资金使用、扶贫脱贫的过程和结果置于“阳光”之下,切实做到脱贫过程扎实,脱贫结果真实,让扶贫资金使用和脱贫成效真正获得群众认可、经得起实践和历史检验。这一重要思想要求始终把纪律和规矩挺在前面,不断完善制度,加强监管,坚决惩治和预防扶贫领域违纪违法行为。大力改革财政扶贫资金使用管理机制,完善扶贫资金项目公告公示制度,建立健全贫困群众全程参与脱贫攻坚每一个步骤,发挥媒体监督、交叉考核监督、第三方评估的作用,确保扶贫资金使用、扶贫项目实施、脱贫验收过程公开透明,确实做到阳光化管理。
八是关于扶贫开发要坚持发挥政治优势和制度优势的思想。脱贫攻坚任务重的地区党委和政府要把脱贫攻坚作为“十三五”期间头等大事和第一民生工程来抓,坚持以脱贫攻坚统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要层层签订脱贫攻坚责任书、立下军令状。省对市地、市地对县、县对乡镇、乡镇对村都要实行这样的督查问责办法,形成五级书记抓扶贫、全党动员促攻坚的局面。要把贫困地区作为锻炼培养干部的重要基地。把脱贫攻坚实绩作为选拔任用干部的重要依据。这些论述表明,始终坚持党对脱贫攻坚的领导,充分发挥社会主义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制度优势,这是我们最大的政治优势和制度优势,也是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扶贫开发取得伟大成就的根本经验,是打赢脱贫攻坚战的根本保障。这一重要思想就是要充分发挥各级党委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严格执行脱贫攻坚一把手负责制,省市县乡村五级书记一起抓。健全中央统筹、省负总责、市县抓落实的工作机制,层层签订脱贫攻坚责任书,逐级压实落实脱贫责任。严格考核,建立年度脱贫攻坚督查巡查制度,开展第三方评估,确保脱贫质量。
九是关于共建一个没有贫困的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思想。消除贫困是人类的共同使命。中国在致力于自身消除贫困的同时,始终积极开展南南合作,力所能及向其他发展中国家提供不附加任何政治条件的援助,支持和帮助广大发展中国家特别是最不发达国家消除贫困。在国际减贫领域积极作为,树立负责任大国形象,这是大账。要引导广大干部群众正确认识和看待这项工作。这些论述充分展现了习近平总书记作为大国领袖的全球视野和宽广胸怀,为我们在做好国内扶贫工作的同时,如何开展国际减贫合作,服务于国家外交、援外大局以及“一带一路”建设,发挥扶贫软实力在树立大国形象、增强我国在全球治理中的话语权中的特殊作用,明确了目标,指明了方向。这一重要思想深刻阐述了开展国际减贫合作,携手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大意义。我们要深刻理解、准确把握,更加有力有效、力所能及地深化国际减贫合作,为全球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的推进,提出中国方案,贡献中国智慧,更加有效地促进广大发展中国家交流分享减贫经验,树立负责任的大国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