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扶贫思想论纲

发布时间:2018-03-19 16:15:22 | 来源: 福建社会科学院福建论坛杂志社 | 作者:黄承伟 | 责任编辑:孔令瑶

关键词:扶贫,贫困,脱贫,思想,习近平

《福建论坛》2018年第1期(总第308期)

黄承伟,国务院扶贫办全国扶贫宣传教育中心主任、研究员、博士,研究方向:减贫与发展。

摘要: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脱贫攻坚取得了决定性进展,为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做出了贡献。习近平扶贫思想是脱贫攻坚的根本遵循,是脱贫攻坚最重要的理论创新成果。这一成果成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从形成过程、时代背景、理论渊源、丰富内涵、精神实质、思维方法、实践创新、国际价值、历史贡献九个方面,梳理、阐述了学习、研究、领会习近平扶贫思想的初步体会,旨在为进一步深入研究习近平扶贫思想提供参考。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扶贫开发工作,将其摆在治国理政的突出位置,并作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底线任务纳入“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全面实施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方略。习近平总书记亲自谋划、亲自推动、亲自督战,首提精准扶贫、系统阐述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思想及基本方略,就脱贫攻坚各个方面指明方向、作出部署、提出要求,形成了思想深邃、逻辑严密、内涵丰富的习近平扶贫思想,成为打赢脱贫攻坚战的科学指南和根本遵循。砥砺奋进五年来,在习近平扶贫思想引领下,全党全国全社会广泛动员,五级书记抓扶贫,改革创新完善脱贫攻坚体系,有力有序推进建档立卡、驻村帮扶、扶贫资金管理、考核评估等重点工作,深入推进各项扶贫政策措施精准落实,脱贫攻坚取得决定性进展,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做出了积极贡献。习近平扶贫思想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创新的最新成果,成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打赢决胜全面小康社会背景下的脱贫攻坚战,必须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始终用习近平扶贫思想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深化习近平扶贫思想的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研究,深刻领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内容,意义重大,影响深远。

一、形成过程

实践是理论之源。马克思主义认为,每一历史时期的观念和思想可以极其简单地由这一时期的生活的经济条件以及由这些条件决定的社会关系和政治关系来说明。任何一种思想理论都有一个形成过程,这符合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一般规律。习近平扶贫思想能够成为有效解决我国新时期贫困问题的指导思想,无疑与他的理想信念铸自于贫困农村有关,无疑与他始终作为人民一员的创造性思考有关。他曾深情回忆:“15岁来到黄土地时,我迷惘、彷徨;22岁离开黄土地时,我已经有着坚定的人生目标,充满自信。作为一个人民公仆,陕北高原是我的根,因为这里培养出了我不变的信念:要为人民做实事!”这段饱含深情的话语,深刻地揭示了习近平扶贫思想形成的实践来源。习近平扶贫思想的形成,从实践层面看,既源于他个人成长经历和长期担任地方主要领导的实践探索,更源于他担任党的总书记后,在长期对贫困演变规律、扶贫开发经验教训的深刻思考的基础上,对我国脱贫攻坚的地位、目标、思路、路径、政策、机制、主体、保障体系等重点难点问题做出了重大判断,进行了系统深入阐述,形成了逻辑严密、内涵丰富的思想体系。其形成发展可以理解为经历了萌芽、实践、形成三个阶段。

一是萌芽于梁家河的插队时期。1969年,习近平主动响应党的号召来到陕西省延安市延川县梁家河插队当知青。7年的插队农村生活,与黄土高原淳朴乡亲同吃同住同劳动的青春岁月,孕育了习近平对贫困群众产生的深厚感情,成为他长期关注贫困与反贫困的实践根源。这段经历让他深切了解到什么是中国的农村、什么是老百姓的喜怒哀乐,什么是中国的贫困地区和贫困大众。他对贫困大众的深情和担当,深深融入到他的人生追求之中。历史唯物主义认为,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的反映。梁家河的插队经历,形成了习近平扶贫思想的最初萌芽。

二是实践于先后在河北正定县、福建厦门市、福建宁德地区、福建省、浙江省担任领导特别是主要领导职务时期。上世纪八十年代他在河北正定工作,走遍全县200多个村子,大刀阔斧改革经济发展模式,大力推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带领全县人民一举甩掉“高产穷县”的帽子。在福建省、浙江省工作期间,始终重视和探索帮助落后地区、贫困群众摆脱贫困的有效模式,提出并实践“因地制宜”“自力更生”和“内生动力”等。组织开展造福工程、山海协作、向贫困村派驻第一书记等工作,帮助贫困群众脱贫致富。积极贯彻邓小平同志“两个大局”战略思想,开创东西部扶贫协作的“闽宁模式”。无论是从较为封闭的内陆还是到相对开放的沿海,从经济欠发达地区到发达地区,习近平始终把贫困群众的安危冷暖放在心头,深入思考和探索扶贫开发路径,其反贫困思想在《知之深、爱之切》《摆脱贫困》《展山海宏图创世纪辉煌——福建山海联动发展研究》《中国农村市场化研究》等系列著作中均有充分体现。

三是形成于担任党的总书记以后。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第二次国内考察就去了河北省阜平县看真贫,提出了消除贫困是社会主义本质要求、两个重中之重、科学扶贫、内源扶贫、精神扶贫等重要思想。五年来先后30多次国内考察都涉及扶贫,连续5年新年国内首次考察都调研扶贫,14个连片特困地区基本都走遍了,多次发表涉及扶贫开发的重要讲话,主持或参加涉及扶贫开发的重要会议,以强烈的历史担当和改革创新精神,坚持问题导向和目标导向,破解扶贫开发深层次矛盾和问题,深刻阐述了“六个精准”的要求,“五个一批”的路径以及“扶持谁”“谁来扶”“怎么扶”“如何退”四个关键问题,标志着以精准扶贫为核心的习近平扶贫思想体系形成与成熟。

1  2  3  4  5  6  7  8  >  


[打印]

[[收藏]]

[TT]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