壮阔大迁徙——写在贵州全面完成188万人易地扶贫搬迁之际

发布时间:2019-12-24 10:27:51 | 来源:新华网 | 作者:李银、杨洪涛、汪军 | 责任编辑:张蔚蓝

关键词:易地扶贫,石漠化地区,贵州,扶贫搬迁

各族群众“创新业” 增收致富“稳住心”

“搬进了城、离开了土地,怎么生活?”这是每一名搬迁群众的必答题,更是摆在每一名扶贫干部面前的头号难题。就业情况如何,直接决定了搬迁群众能否稳得住。

令人欣慰的是,随着易地扶贫搬迁工程的推进,在各方共同努力下,“百花齐放”的就业格局让贫困群众心里逐渐有了底儿。

长期以来,受经济发展水平限制,贵州一直是传统劳动力输出大省。“既要继续鼓励外出务工就业,也要积极创造条件就地就近就业。”遵义市生态移民局局长黄泽越说,为了盖房子,很多贫困户要外出打工一辈子。现在有国家政策支持,在城市里安了家,不管在省内还是在省外,只要能就业,生活就有了保障。

在很多地方,短期劳务输出仍是搬迁群众的就业主渠道。乌蒙山区娄山关下,家住桐梓县蟠龙社区的搬迁户娄方龙,经遵义富诚人力资源有限公司介绍,到成都富士康工作3个月,收入2万多元,后来又辗转福建、深圳等地短期务工。“合同一般3个月,保底月收入4000元。哪里工资高,就去哪里。”公司负责人涂洪利说,公司总部在郑州,在全国80多家大企业都有专人对就业人员跟踪管理。

在同样经济欠发达的从江县,为解决移民就业问题,当地除因地制宜发展百香果等特色产业外,着重在组织化劳务输出上下功夫,组建了县劳务就业工作专班、扶贫就业服务专业合作社联合社,对外出务工人员进行补贴。

“工资准时发,一分不少。打工不再东奔西跑。”从江县加榜乡平引村“90后”小伙韦开平,经扶贫就业服务专业合作社介绍,今年10月到浙江杭州市萧山区一家食品加工厂上班,政府按照每人300元标准配备了行李箱、被子等,现在每月收入近3000元。

搬迁户在贵州省从江县贵运社区安置点举办的电工培训班上学习(12月21日摄)。新华社记者 杨文斌 摄

<  1  2  3  4  5  6  7  >  


[打印]

[[收藏]]

[TT]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