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铃薯产业脱贫实践:科技扶贫+精准帮扶

发布时间:2019-04-09 16:02:30  |  来源:中国网·中国发展门户网  |  作者:仲乃琴 李丹 任园园 刘宁 赵盼  |  责任编辑:赵斌宇
关键词:科技扶贫,马铃薯产业脱贫,精准脱贫

对马铃薯产业扶贫工作的建议

马铃薯在我国贫困地区特别是深度贫困地区的农业生产和农业收入中占有支柱性地位,立足这一现实,以马铃薯种植方式和生产模式升级为抓手,培育技术密集型的现代马铃薯产业,是实现贫困地区农户快速增产、增收进而脱贫的有效途径。微生物所等单位扶贫团队的科技扶贫实践,也验证了以绿色高效技术体系为核心的“马铃薯产业+精准扶贫”模式的可行性。但应当看到,受我国马铃薯生产整体技术水平不高的制约,在贫困地区全面推广前述的模式,面临体系化、新型化、差异化、标准化等方面的挑战。为此,我们结合实践经验,提出以下 4 个方面的策略建议。

强化种薯繁育基地建设,健全质量监管技术体系。适度加大高海拔、高纬度冷凉地区脱毒种薯生产力度,改善生产基地的基础条件,并从政策上保护新型经营主体的积极性,保证优质种薯数量供应。鉴于脱毒马铃薯试管苗生产对前期技术条件和资金投入的要求较高,自然条件适宜的贫困地区应扶植本地重点种薯企业(合作社),提高原种生产能力;尽可能地实现种薯生产的本地化,减少运输成本,降低贫困群众的用种支出。同时,贫困地区应进一步完善种薯繁育体系建设,在主产区建立功能完善的质量检测技术平台和质量监管认证机构,加强试管苗、原原种、原种、1—2 级种等各级种薯的全程监控,积极推行种薯生产经营许可证制度;提高对种薯繁育企业、专业合作组织、种植大户生产种薯的检测率,加强对脱毒种薯的质量检测,从源头上确保种薯质量。

加强技术引进与创新,突破马铃薯安全生产的瓶颈。晚疫病是典型的气候流行性病害,是影响马铃薯产量最大的风险。我们提出以下技术建议:①引进基于气候条件变化与晚疫病发生规律的数字化监测预警系统,提前测报疫病发生风险,进而指导田间开展适期防控;②试验和示范推广微生物所、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中国科学院成都生物研究所研发的免疫诱抗技术产品,激活植株免疫活性,提高整株抵御生物和非生物胁迫的系统抗性,从而降低多种病害发生的风险;③示范和推广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研究院研发的农药控失技术,降低化学农药被雨水冲刷的流失率,延长药效期,提高农药对多种病虫害的防治效果;④引进和示范微生物所研发的环保肥料增效技术,提高肥料利用率,实现营养和代谢均衡,提高整体抗逆性,从而大幅提高产量;⑤引进江苏大学研制的防漂移静电喷雾装备,增加农药雾滴在叶片背面的沉降和附着率。

发挥资源优势,合理布局产业,实行差异化发展模式。马铃薯作为精准扶贫产业在全国范围内得以大力发展,既蕴含机遇,又面临着潜在的市场风险。北方产区应考虑流转贫困户的土地,形成规模化、集约化和专业化优势,降低生产成本,增加收益,提高我国马铃薯产业的国际市场竞争力。西南贫困山区海拔高差大,立体气候特征明显,应充分挖掘自然资源潜力,扬长避短:高山区域着力发展种薯产业,扩大原原种和原种生产规模;二半山以上区域适度发展晚秋薯生产,弥补大春薯生产能力的不足;江边河谷区域可扩大冬作马铃薯面积,积极抢占国内北方早场,增加淡季鲜薯市场供应,同时就近开拓东南亚地区鲜薯市场。

提高种植标准,努力打造具有地方特色的马铃薯品牌。根据各地气候和生态特点,在大力推广适宜种植的高产优质抗病品种的同时,应充分挖掘地方特色品种,如贵州水城县的传统品种“转心乌”(已在当地种植近百年)、“米拉”等,加大开发力度,以产品多样化策略满足多变的市场需求。同时,要严把种薯质量关,力争实现田间无明显退化株。推行“企业+小微合作社”的联动模式,通过培育龙头企业带动贫困群众发展,配套丰产增收栽培技术和规范化管理措施,营造科学种植的环境氛围。通过科技培训强化贫困群众的种植技术和管理意识,整体降低生产成本,从而提高马铃薯商品性,增加经济收益。打造具有地方特色的马铃薯品牌,激励贫困户种植积极性,切实有效地形成具有自我“造血”功能和良性循环的马铃薯产业,助力精准脱贫。

党的十八大以来,微生物所等单位积极响应党中央关于科技扶贫的重要部署,充分践行中国科学院科研国家队的使命,面向国民经济主战场,围绕贫困地区农民丰产、增收、脱贫愿景的“供给侧”,大力推进研究所特色农业种植技术在贫困地区的转移转化,在试点地区取得了可喜的成效;同时,微生物所充分发挥党建在科技扶贫中的引领创新作用,培养了一大批具有强烈民族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的科研生力军。今后一段时期,微生物所将在认真总结马铃薯产业扶贫方面经验和教训的基础上,持续强化农业新技术的研发工作,进一步加强面向贫困地区的科技成果转化力度,动员广大科研人员深入挖掘农业领域的技术优势,联合院外力量,围绕我国在农业农村振兴、建设农业强国进程中面临的关键瓶颈技术问题,精准发力,开拓进取,为科技脱贫、科技减贫、科技致富作出新的贡献。(作者:仲乃琴 李丹 任园园 刘宁 赵盼,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中国科学院院刊》供稿)

 

<  1  2  3  4  5  6  7  8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