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前马铃薯产业脱贫中存在的问题
尽管我国马铃薯产业发展势头迅猛,然而马铃薯种植的科技水平对产业发展的贡献度明显落后于农业先进国家。根据 2016 年联合国粮农组织(FAO)发布的数据,中国马铃薯平均单产仅为 1.1 吨/亩左右,不仅低于世界平均水平,甚至不及美国单产的 1/3。科技水平低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我国马铃薯产业的扶贫效益。经广泛调研和深入分析,笔者认为,当前我国马铃薯产业及其在扶贫领域存在以下瓶颈问题。
脱毒种薯普及率低,种薯质量差,产量亟待提高。使用优质脱毒种薯是马铃薯种植先进国家稳产高产的保证。例如,美国脱毒种薯的普及率已经达 90% 以上,德国、法国、荷兰等国甚至已接近 100%。目前,我国马铃薯脱毒种薯供应量不均,加之繁育成本高,推广应用难度大,导致我国脱毒种薯覆盖面积仅为 35% 左右。具体而言,部分贫困地区尚未建成完整的种薯生产链,种薯繁育体系有待进一步健全;尤其原种繁育基地布局分散、规模化程度偏低,且大多未建成专业化的质量检测技术平台,种薯质量良莠不齐,使用成本高。这导致深度贫困区的种植户使用脱毒种薯的意愿不强,农户为降低成本普遍使用低级别种薯甚至自留种,造成田间退化植株较为普遍,亩产不到 1 吨——显著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严重制约了薯农的脱贫增收。
疫病常年高发,有效防控措施缺乏,严重影响种植效益。2008—2014 年,全国马铃薯晚疫病发生面积约为 154.94—265.15 万公顷,占马铃薯总种植面积的 30.9%—47.2%,给种植户造成重大经济损失。据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以下简称“微生物所”)科技扶贫团队调研,乌蒙山集中连片特殊困难区跨云南、贵州、四川 3 省,是马铃薯种植面积增长最快的地区之一,但该地区暖湿多雨的气候容易导致病害的发生流行。每年 5—6 月,该地区大春马铃薯现蕾期和块茎膨大期与雨季持续阴雨高湿期重叠,极易造成早疫病和晚疫病大面积发生。而多数贫困户防控意识薄弱,有效药剂售价高昂,导致部分地区病害防治率不及 10%,造成普遍减产 20% 以上,特殊年份产量损失甚至超过 50%,产值损失超过 70%。因此,疫病是制约产量提升、影响种植收益的重要瓶颈问题之一。
土传病害加剧危害,有效防控措施匮乏,块茎商品性下降。据调查,我国华北、东北和西北地区一季作区种薯生产大户及南方冬作区,每生产 1 吨块茎施用的化肥折纯用量普遍为 18—25 kg,少数达 40 kg,显著超过理论需肥量;加之施肥结构不合理及高强度种植,引发了土壤生态失衡、土传病害逐年加重等一系列问题:部分地区疮痂病、粉痂病、黑痣病等发病率达 20%—40%,局部高达 60%—80%。种薯品质下降不仅直接影响到贫困户的种植收益,而且成为制约马铃薯产业可持续发展的核心难题。
冬作区冻害频发,轻简高效防范措施缺乏,产量波动大。冬作马铃薯收益高,对带动农民脱贫和促进当地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低温冻害是影响冬作马铃薯生产的关键风险因素。近年来受全球气候变化影响,自然灾害频发多发,反常低温冻害和生长关键期的旱灾导致冬作马铃薯产量波动较大,从而造成极大的经济损失,严重制约了贫困群众的种植收益和脱贫致富,甚至造成因灾致贫、因灾返贫。
管理粗放,种植标准不统一,生产经营模式落后。我国西南贫困山区 60% 以上的地区以春作为主,其中 50% 左右的面积仍采用 20 世纪 70 年代推广的“马铃薯—玉米”套种模式。这样的种植模式无法有效发挥甚至降低了马铃薯种植的效益。一方面,玉米价格偏低,挤占了马铃薯种植面积;另一方面,大量春播马铃薯在夏季集中上市,供大于求致使农户经济收益整体偏低。尽管少数乡镇组建了专业合作社,但由于缺乏技术人员和管理机制,营销网络不健全,绝大多数群众依旧采用粗放的种植方法,不合理的施肥,以及散种散卖的经营模式。加之贫困地区农田硬件设施不足,抵御极端天气影响的设防能力弱,马铃薯产量极不稳定,至今尚未形成具有市场影响力的特色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