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南喀斯特区域的环江科技扶贫样本

发布时间:2019-02-01 11:40:00  |  来源:中国网·中国发展门户网  |  作者:曾馥平 曾昭霞 张浩 段瑞  |  责任编辑:赵斌宇
关键词:科技扶贫,精准脱贫,生态产业,喀斯特区,广西

环江县科技扶贫发展历程

中科院实施科技扶贫工作始于 20 世纪 80 年代。根据国家统一部署,紧密结合当地实际,通过干部派遣、成果转化等方式开展科技扶贫工作,积极带动了农村贫困人口脱贫致富。1993 年,中科院亚热带所派遣曾馥平研究员到环江县开展扶贫工作。在这 25 年的时间里,曾馥平团队不断摸索,总结出了很多宝贵的经验和扶贫模式。其科技扶贫工作历程大致可以分为 3 个阶段。

生态移民-易地扶贫模式研究与示范阶段(1994—2003 年)

为实现石漠化治理和脱贫致富的双重目标,中科院亚热带所与环江县政府、广西科技厅、广西扶贫办等单位合作,建立了环江喀斯特生态移民示范区(下南乡古周村生态移民迁出区、思恩镇三乐村肯福屯生态移民迁入区),并在示范区进行了产业设计、关键技术攻关、成熟技术集成、优良品种改进、移民培训和可持续发展能力建设。对核心示范区的农业、林业、畜牧业的建立与协调发展进行全面规划,设计了适应示范区资源合理利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水果、甘蔗、畜禽、蔬菜四大支柱产业,提供了产业的地域布局、产业开发步骤和主要措施,创建了“科研单位+公司+示范基地+农户”的企业化科技扶贫创新机制。

肯福生态移民示范区是全国首个生态移民区,实现了 1 年搬迁、1 年解决温饱。1997 年 10 月,广西区政府在环江县肯福屯召开全区扶贫工作现场会,充分肯定了肯福生态移民模式和成功的经验,提出从 1998 到 2003 年,用 5 年时间在全区进行生态移民 50 万人,其中河池市移民 20 万人,并于当年开始实施。环江县因此成为全国最大的生态移民安置县,共安置移民 10 万人,其中河池市的都安、大化、东兰 3 个县安置移民 8 万人。“肯福”生态移民模式为环江县实施“10 万生态移民”提供了科技依据、技术支持,为大规模生态移民提供了科技支撑与示范样板。

通过实施易地扶贫模式,环江县生态移民人均纯收入由 1996 年的 294 元提高到 2005 年的 2 478 元,2017 年达到 9 664 元。该模式的实施,不仅提高了生态移民示范区农民的经济效益,示范区生态效率也得到了极大的提升:植被覆盖率达到 90%,土壤侵蚀模数下降 31%,水土流失减少 54%,水分利用率提高 36%—45%。因为良好的生态和社会效益,这种生态移民模式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称为“肯福”模式。

<  1  2  3  4  5  6  7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