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世界减贫历程回顾
减贫的理论基础
贫困是一个综合性、动态性概念,涉及经济学、社会学、政治学、地理学等诸多学科领域,并随着时间、空间、发展环境及人们思想观念的变化而改变。不同的贫困定义反映了人们关注角度的差异,较为通用的观点认为贫困最终不是收入问题,而是贫困人口缺少获取收入的能力或机会,以至于缺乏创造及维持正常生活的能力与条件。世界银行在《1990 年世界发展报告》中指出,当某些人、家庭或群体没有足够的资源去获取他们公认的,一般能够享受到的饮食、生活条件、参加某些社会活动的机会,就是处于贫困状态。此外,疾病、人力资本不足、社会保障体系不健全、歧视等也是制约人们获取收入能力的重要因素。因此,减贫不仅要弥补贫困人口的物质缺乏,还需要帮助他们提升创造并维持正常生活的能力。
消除贫困是人类社会一个长远的奋斗目标。短期性、绝对性贫困容易根除,但相对贫困长久存在,脱贫与返贫在不同时间与空间层面上交替显现。由此,减贫既要力求减少致贫的因素,又要确保人们实现长期、稳定脱贫。在反贫困路径问题上,国际社会主要有 3 种模式:①资源输送,即通过对贫困人口给予物质资源来支撑其生产与生活。②消除贫困人口的机能障碍(dysfunction),即通过改进贫困人口的生活方式和社会规范消除其“机能障碍”来解决贫困问题。③侧重优化导致贫困状态的经济社会结构,为人们摆脱贫困提供机会。随着人类减贫事业的不断推进,贫困的“孤岛效应”日益显现,贫困的区域封闭性、空间集聚性、贫困人群集中性、致贫原因多样性等倾向显著,亟待采用超常规、有针对性的减贫政策与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