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风送爽十八洞——“精准扶贫”的花垣实践

发布时间: 2014-11-05 08:58:46  |  来源: 红网  |  作者: 龙艾青 石林荣 潘尚德 张耀成  |  责任编辑: 王虔
关键词: 扶贫 武陵 十八洞 民生 农村 精准扶贫

  (花垣县委书记罗明[前],县委副书记、县长隆立新[右二]在十入洞村调研。)

因地制宜、分类指导,帮助村民选择脱贫项目。

“我今年种了3亩果桑,用人力和土地入股,苗木、肥料由合作社提供。”村民隆兴贵对他加入村里的金惠隆种植专业合作社深感欣喜。他说,合作社采取理事长以资金入股、社员以人力和土地入股的方式,发展社员9户,今年种植果桑40亩。3年后进入丰产期,亩产可达3000斤,以每斤12元计算,收入达3.6万余元,加上每亩桑叶养蚕产值4000元左右,一亩果桑能带来近4万元的收入。

金惠隆合作社理事长隆吉龙介绍,结合村情和老百姓意愿,十八洞村已建立种植、养殖等专业合作社4个,带动了193户农户入社,拓展了扶贫及村民增收的新渠道。

位于道二乡的花垣县现代生态农业科技示范区内一片开阔的土地里,一车车农家肥被倒入挖好的坑内,这是十八洞村异地开发扶贫产业的一个场景。在现场陪同采访的村主任施进兰介绍,十八洞村山多地少,人均不足1亩,且耕地丘块小,分布散乱。为发展产业,摆脱贫困,村支两委班子和驻村扶贫工作队精心谋划,创造性地提出了“跳出十八洞建设十八洞产业”的扶贫思路——

依托县生态农业科技示范区,在道二乡承包土地,建立1000亩高标准猕猴桃基地。同时,探索股份合作扶贫新模式,成立十八洞村猕猴桃开发专业合作社,与县苗汉子合作社共同组建十八洞果业股份有限公司。公司注册资本600万元,由苗汉子出资306万元,占51%的股份,十八洞村全体村民集资294万元,占49%的股份。

提及预期效益,该公司董事长石志刚说,猕猴桃产果年限为30年,基地5年进入盛果期,年可实现产值2500万元,直接带动十八洞村人均增收0.5万元以上。同时,道二乡流转土地的224户农户年均收入0.2万元。基地还可安置劳务用工50人,人均年劳务收入2万元以上。

今年,该村还种植烤烟318亩、蔬菜41亩、西瓜183亩;发展养猪大户1户,存栏母猪35头、仔猪600头;培植养羊大户2户,存栏山羊168只;养牛大户2户,存栏牛84头;开发稻田养鱼81亩。

同时,组建苗绣专业合作社,引导92名留守妇女开发苗绣,并与吉首金毕果民族服饰公司签订销售订单,人均实现月收入1500元左右;打造具有苗族特色、山村特点的文化旅游业,目前以农家乐为形式的休闲游开始起步;发展劳务输出,全村有200余名富余劳动力外出务工,人均年收入达2万元以上。

如今的十八洞村民,从这些新兴的产业中,尝到了增收的甜头。

走进村卫生室,笔者看到村医刘青书正在给村民施成云开感冒药。他说,今年村里对卫生室进行就地改造,并按要求添置药品器械,常用药品均实行零差率销售。目前,村里建成标准卫生室2所,百姓小病小痛均可就地及时诊断、治疗。

针对相邻却路途不近的竹子小学隔年招生、复式教学和排谷美小学设施简陋的现状,该村在不撤并原有教学点基础上,建立教师交流和支教机制,实行村小分级分班教学。同时,对基本教学设施及食堂、厕所、运动场等,进行全面维修改造,解决了孩子们“读书难”问题。

“农网改造了,用电正常了。”村民杨秀富说,“以前我们用的是乡里小水电,在枯水期,还要分单双日供电,很不方便,加上之前架的是木电杆,很不安全。今年农网改造后,全村家家户户用上了安全电、平价电和放心电。”

走进村民施成富家,青石铺成的院子干净整洁,新修的厕所装修得环保而洁净;新建的节能灶边,勤劳的女主人正在为游客煮饭……这是该村改善人居环境显现出的新景象。

十八洞村按照“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建设与原生态协调统一、建筑与民族特色完美结合”的要求,大力推进“五改”、“三通”等基础设施建设,全村环境面貌焕然一新。目前,已完成民居改造95户、改厕10户、改圈10户、改浴8户、改厨28户;架设供水管道8800米,家家户户用上了自来水;新修水渠2000米,铺设入户石板道1万平方米;两条总长2100米的机耕道及梨子寨主停车场基本建成,5.8公里的进村公路扩改工程正加紧实施。

“我们要牢记总书记的嘱托和各级领导的殷勤关切,振奋精神、艰苦奋斗,着力把十八洞村打造成全国‘精准扶贫’示范村和‘中国美丽乡村’,让十八洞村民生活‘别有洞天’,真正过上好日子。”面对十八洞村的未来,村支书龚海华充满信心。

   上一页   1   2   3   4   5   6   下一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