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节模式”的发展内涵

发布时间: 2014-10-14 15:58:06  |  来源: 中国发展门户网  |  作者: 扶贫办  |  责任编辑: 王虔
关键词: 毕节模式 扶贫 发展

毕节试验区的反贫困探索

走在毕节,公路两边,一座座现代化加工厂拔地而起;一栋栋漂亮的黔西北民居交相辉映;远处的山顶上,树木葱茏;山腰间,瓜果飘香;山脚下,苞谷成熟,稻穗金黄;农民丰收在望,喜悦写满脸庞。构成了一幅试验区的美丽图景。

这个24年前国务院在贫困地区划定的试验区,如今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在20多年前,毕节还是一个十分贫困的喀斯特山区,这里农民人均纯收入仅为151元,农民人均占有粮食178公斤,8个县市中就有5个是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经济贫困,生态恶化,人口膨胀是这里的真实写照。以“生态建设、扶贫开发、人口控制”为主题的毕节试验区建设拉开帷幕后,毕节一步一个脚印,逐步摆脱贫困的枷锁。

毕节市赫章县海雀村,浓缩了毕节发展的方方面面。上世纪80年代中期,新华社一位记者走进毕节市海拔2300多米的苗彝聚居地海雀村,被眼前的景象震惊了。他这样描述:“在海雀村3个村民组察看了311户农家,家家断炊。苗族老大娘安美珍瘦得只剩枯干的骨架支撑着脑袋,一家4口人,丈夫、两个儿子和她,终年不见食油,一年累计缺3个月的盐,4个人只有3个碗,已经断粮5天了。老大娘衣衫破烂掩不住胸肚,一见有人来,赶忙双手屈抱胸前……”

毕节试验区成立后,一场改变这里命运的攻坚之战激情上演,海雀村大动“手术”,修路搭桥,植树造林,调整产业结构,发展生产,经过20多年的发展,这里家家户户住上了小洋房,过上幸福美满的日子。

当年的安美珍现在已有92岁,她和儿子住上了60多平方米的平房,每年养几头大肥猪,除了卖,过年都会杀一头,早就告别了吃不饱穿不暖的日子,她高兴地说:“感谢党和政府啊,让我有生之年过上这么好的生活,以前想都不敢想哩。”除了养猪,她家还种马铃薯、玉米、苦荞赚钱,每年收入几千元。

现在,海雀村农民人均纯收入从1988年的33元上升到2011年的4380元,人均占有粮食从1988年的107公斤增至307公斤,森林覆盖率从1988年的5%飙升至67.3%,。

像海雀村一样,毕节的各地向人们传递着发展的信号。

在扶贫开发中,毕节市采取市场经济机制、遵循市场经济规律,变“救济型”“输血式”的扶贫为“自救型”“造血式”的扶贫,在保证温饱时,进行环境治理,实施以退耕还林还草为重点的生态工程,并与坡改梯、天然林保护、长江防护林建设等工程相结合综合治理,同时把计划生育、人口素质提高和人力资源开发通盘考虑。三者的统筹开发,形成了与其他经济特区、开发区不同的经济社会发展模式。

毕节试验区,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在贫困地区建立的第一个以消除贫困、实施可持续发展为突出特点的综合性改革试验区,试验区成立之初便肩负起“小试验、大方向”和“近期做示范、长远探路子”的历史使命,为毕节模式奠定了基础。

   上一页   1   2   3   4   5   6   下一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