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水青山激活“变现”
电商为平利“限制开发”的不利条件向“生态储备”的有利方面转化提供了可能。绿水青山正在转化成“金山银山”
记者在八仙镇的电商服务中心见到了正在忙着接单的店主邹权,在网购达人大呼“吃土”的时候,他却靠山吃山,靠土吃土,真的做起了“吃土”的生意。随着越来越多的人向往田园生活,选择用植物美化环境,对土质的要求也越来越高,邹权发现了这个商机,借助“万能”的网购专营起巴山的腐殖土,每斤卖到2元,他还在山里承包了块地,专门做起“养土卖土”生意,绿水青山直接转化成“金山银山”。
电子商务对资源、信息、市场的对接整合的优势最为突出,最能突破上述条件的限制,从2015年开始当地政府着力引入电子商务、培育电商企业,并将扶贫工作纳入电子商务产业规划和制度设计。在短短两年时间里,农产品电商销售额由2014年的4000万元增至2016年的2亿多元。
电子商务打破了资金、地域等限制,使农村“草根”创业者搭上了信息化的超车道,并由此改变着传统农村的生产生活方式。从农资农具到家用电器,从居家百货到日常用品,以前要走几公里甚至到城里才能买到的东西,现在只需坐在家里点鼠标或下载手机淘宝APP,就能选到物美价廉的商品,再依托“阿里巴巴—菜鸟网络—黄马甲配送”的物流体系,村民不仅享受到了“足不出户,买卖到家”这种以往城里人才有的快捷服务,山沟沟里那些土产,也成了城里人“买买买”的电商品牌——“香香公主”“腊肉王子”“养鸭大婶”……昔日种地的山里人也成了精通网店经营的店主,聊的是“聚划算”、“淘抢购”、B2B、B2C。
在形形色色运往城里的土产中,最能叫得响的、也最有比较优势的就是“纯天然、无污染、生态环保”。据当地群众介绍,富硒生态大米已经卖到200多元一斤,绞股蓝、绿茶这些优质产品经过对其生长环境的网上展示,附加值明显提升。
电商更像一根杠杆,撬动了平利一直沉淀的发展资本,使“绿色银行”释放出“生态红利”。没有生态欠账,没有“无工不富”的路径依赖,平利显示出白纸上作画的后发优势,电商为从“限制开发”的不利条件向“生态储备”的有利方面转化提供了可能,为县域发展实现突围、脱贫攻坚“撞线冲刺”提供了精准的着力点。
平利女子创业协会会长贺胜春热情地将自家生产的腊肉干递到记者手里,请记者品尝。这个协会2015年成立,经营腊肉生意已经颇有规模的贺胜春担任了会长。现在协会28个会员,都是当地的创业带头人,大家都有一个任务——扶贫,而且都是通过电商经营特色产品的形式。
贺胜春本人帮扶了4户贫困户,她去年为每个贫困户送了一两头价值1000元的仔猪,一年后出栏时再以高于市场价的价格收购回来加工成腊肉,其间还要给他们培训养殖技能,每个贫困户养一头猪可获得3000元收入。特色产业的脱贫带动作用十分明显,蜂蜜电商向鑫带动5户18人脱贫;八仙云雾茶土特产电商罗显春今年已带动6户20人脱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