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咋确保5575万人口如期脱贫

发布时间: 2016-04-12 11:29:28  |  来源: 法制日报  |  作者: 蒲晓磊  |  责任编辑: 杨霄霄
关键词: 乡村教师 教育脱贫 惠农政策 扶贫 脱贫

扶贫任务越艰巨越要严防弄虚作假

到2020年,通过实施精准扶贫解决我国现有贫困人口的脱贫问题,是“十三五”工作的重中之重。精准扶贫战略的全面实施,在给贫困人口带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的同时,也给一些地方和有关部门带来更大的压力。

“此时此刻,我们应该高度注意的是,扶贫任务越艰巨越要严防弄虚作假,尤其要严防‘在贫困农户收入数据上作文章,玩数字游戏,靠数字脱贫’的苗头出现。”全国政协委员、云南省工商联副主席、云南龙润集团董事长焦家良在全国政协十二届四次会议上发言指出。

一些扶贫干部缺乏技能

焦家良认为,直到现在,一些地方的扶贫干部仍然缺乏对于扶贫工作的积极担当,专业知识与技能的储备仍然“贫瘠”。

“有的地方搞领导干部全员上阵的扶贫做法,是建立在‘所有领导干部都是扶贫能手’的假设上,但实际上它可能带来新一轮的扶贫折腾。究其原因,在于扶贫干部缺乏扶贫的专业知识与技能。”焦家良说。

比缺乏知识与技能更糟糕的,则是态度上的消极。

焦家良指出,部分扶贫干部缺乏做扶贫工作的精神准备与感情准备。有的扶贫干部抱着“可怜穷人、施舍穷人、拯救穷人”的心态进村扶贫,有的扶贫干部甚至还存在“离开工作岗位进村扶贫是被边缘化”的心理。缺乏对贫困问题的科学认识,缺乏对贫困人口的感情认同,缺乏对扶贫工作的积极担当。

缺乏担当的另一个表现,就是惧怕问责心理下的“数字脱贫”。

“因为惧怕问责,有的扶贫干部没把精力放在如何科学施策和精准用力方面,而是按照时间期限定目标,根据时间节点定指标,依据脱贫指标签订扶贫责任书,对可持续发展问题缺乏考虑,最后就只能在扶贫数据上打主意。”在焦家良看来,这种“奔着时间算扶贫”的现象需要引起重视。

除此之外,扶贫部门间因为竞争而导致的新的不公平,同样值得警惕。

在扶贫任务缺乏统筹协调的情况下,各扶贫部门往往会从自己的条件和资源出发,尽力从人财物方面对自己挂钩扶持的点进行投入和扶持。这样一来,不同部门给挂钩点带来的扶贫资源,不仅种类千差万别,而且数量悬殊巨大。这对大致相同地区的贫困农户来说,就会形成新的不公平。

以农户为主体制定计划

焦家良认为,应当以贫困农户为主体制定五年脱贫攻坚计划。

“每户贫困农户必须有一个五年脱贫攻坚计划。制订计划的过程是统一思想的过程。是将脱贫权、发展权交给农户,是实现精准扶贫的‘私人订制’。脱贫攻坚计划,是帮扶干部的工作指导和考核内容。”焦家良说。

在焦家良看来,以贫困农户为主体,还要以贫困农户的实际需求来明确扶贫部门的责任。分别明确各部门的责任,各个帮扶单位之间应该加强统筹协调,相互协作,取长补短。

“职能部门要以满足贫困农户发展和关乎民生的水利、道路、医疗卫生等基础设施建设为主;专业技术部门要以贫困农户的农业科技、市场信息和发展规划等为主;科研部门要以新技术、新品种和劳动力培训等方面为主。最终形成不同贫困地区‘贫困情况相近、扶贫投入相当、脱贫进程一致’的局面。”焦家良说。

焦家良建议,为提升扶贫工作的速度和质量,可以将贫困户的评价作为脱贫考核的重要指标,制定验收标准考核指标体系,将贫困农户认可的脱贫方法和成效作为考核部门和干部扶贫工作的重要依据。

避免边脱贫边返贫现象

在扶贫的过程中,如何避免边脱贫、边返贫现象的出现,同样需要引起重视。

焦家良指出,当前,脱贫的持续性受到考验。由于是按照“定时间、定目标、强投入、快增收”的方式进行扶贫攻坚,缺乏针对贫困问题的综合发力,如基础设施建设、教育卫生发展等,就会出现脱贫不稳,返贫率高,扶贫工作持续性不强的问题。

焦家良建议,要避免边脱贫、边返贫现象的出现,关键在于发挥产业发展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引领作用。

以产业发展需要配套社会化服务体系,不仅要引导打造能够体现当地优势、创造经济效益的发展产业,同时要以成熟和有发展潜力的扶贫产业来配套批发零售市场、电子商务、市场推广等社会化服务体系,构建全方位的“小农户、大产业”的扶贫体系。

以区域经济发展需要来协调政策及项目,则是要求在贫困地区产业发展的基础上,积极壮大区域经济,通过区域经济的发展来持续保障贫困地区的发展。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