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政策解读
- 经济发展
- 社会发展
- 减贫救灾
- 法治中国
- 天下人物
- 发展报告
- 项目中心
|
“敢问路在何方——新时期金融扶贫论坛”在京举行,国务院扶贫办主任范小建致辞。
中国网/中国发展门户网10月16日讯(记者 魏博)10月17日是第21个国际消除贫困日。10月15日,由中国扶贫基金会主办的“敢问路在何方——新时期金融扶贫论坛”在京隆重举行。 国务院扶贫办主任范小建在致辞中介绍了我国扶贫事业取得的巨大成就,指出了新时期贫困地区金融服务存在的问题,强调要推进金融扶贫创新,不断深化扶贫贴息贷款管理体制的改革,大力支持小额信贷,进一步发挥金融在扶贫开发中的撬动和支撑作用,推动金融机构网点向贫困乡村和社区延伸,努力实现基础金融服务覆盖到所有行政村。
中国农村全面建立最低生活保障制度
国务院扶贫办主任范小建表示,改革开放以后,我国扶贫事业取得了巨大成就,农村贫困人口大幅减少,收入水平稳步提高,贫困地区基础设施明显改善,社会事业不断进步,农村全面建立了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到2010年底,农村居民生存和温饱问题基本解决。我国扶贫开发为促进经济发展,政治稳定,民族团结,边疆巩固,社会和谐发挥了重要作用,为全球的减贫事业做出了重要贡献。
贫困地区金融服务不足 企业和贫困户贷款难
党的十八大指出,到2020年,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要翻一番,人均生活水平全面提高,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总体实现,收入分配差距缩小,扶贫对象大幅减少,促进共同富裕。
范小建认为,在这样一个新的阶段,贫困地区、贫困群众对金融服务的需求日益迫切,但从总体上看,我国贫困地区金融服务还远未满足实际需要。农户贷款门槛高,审批程序多,程序复杂,贷款难的问题仍然存在。而贫困地区,贫困农户贷款更难,产业扶贫受金融服务瓶颈的制约仍然较大,不断完善和改进贫困地区的金融服务,大力推进金融扶贫创新,进一步发挥金融在扶贫开发中的撬动和支撑作用,成为共识。
范小建指出,按照新的国家扶贫标准,截至2012年底,我国农村扶贫对象还有9899万人,规模仍然很大,要实现党的十八大提出的“收入翻番”的目标,到2020年,全国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将达到1.2万元左右,而贫困地区农村人均纯收入即使翻一番也仅6500多元,按照纲要的要求,贫困地区农村人均纯收入增幅应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如果单纯依靠财政收入很难满足贫困地区的需求,要发挥金融工具有力支持。
深化扶贫贴息贷款改革 大力支持小额信贷
全国扶贫系统有关部门和金融机构为破解贫困地区金融服务不足,企业和贫困户贷款难的问题,做了很多有益的探索和尝试,一是不断深化扶贫贴息贷款管理体制的改革,二是深入开展贫困村互助资金的使用,三是大力支持小额信贷方案,四是广泛动员金融机构参与扶贫。实践证明,开展金融扶贫,特别是推进贫困地区农村微型金融服务能有效地弥补正规金融机构农村(金融)服务的不足,能较好地解决那些既无抵押又无担保的小微企业、地方农户和贫困农户贷款难的问题。
范小建表示, 下一步将根据党中央国务院的决策部署,会同有关部门进一步研究增加财政扶贫贴息资金,完善贴息政策,加大贴息力度的办法,健全引导信贷资金投向贫困地区的激励机制,鼓励政策性银行、商业银行、农村信用社增加信贷投放,继续推动金融机构网点向贫困乡村和社区延伸,努力实现基础金融服务覆盖到所有行政村。
同时,大力发展村镇银行,小额贷款公司,农村资金互助组织,扶贫小额信贷,推广妇女小额担保贷款,加快信用户,信用村和信用乡镇的建设,积极支持规范农村、农村专业合作社开展信用合作,发展农业担保机构、扩大农业保险覆盖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