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政策解读
- 经济发展
- 社会发展
- 减贫救灾
- 法治中国
- 天下人物
- 发展报告
- 项目中心
|
“敢问路在何方——新时期金融扶贫论坛”在京举行,国务院扶贫办主任范小建致辞。
“敢问路在何方——新时期金融扶贫论坛”在京举行,中国扶贫基金会会长段应碧发言。
中国网/中国发展门户网10月16日讯(记者 魏博)10月17日是第21个国际消除贫困日。10月15日,由中国扶贫基金会主办的“敢问路在何方——新时期金融扶贫论坛”在京隆重举行。论坛就如何进一步健全农村的金融环境,构建好中国的金融扶贫支持体系、新时期的金融扶贫工作面临的机遇与挑战等问题进行了深入的探讨与交流。
根据新的贫困线标准(人年均纯收入2300元/年),我国还有近一亿贫困人口,实现贫困地区的小康目标,任重而道远。国务院扶贫办主任范小建在致辞中介绍了我国扶贫事业取得的巨大成就,指出了新时期贫困地区金融服务存在的问题,强调要推进金融扶贫创新,不断深化扶贫贴息贷款管理体制的改革,大力支持小额信贷,进一步发挥金融在扶贫开发中的撬动和支撑作用,推动金融机构网点向贫困乡村和社区延伸,努力实现基础金融服务覆盖到所有行政村。
《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11年—2020年)(以下简称《纲要》)明确将连片特困地区作为扶贫攻坚的主战场,但这些地区大都自然条件严酷、交通不便,扶贫开发成本高、难度大。越是贫困地区,越是金融的盲区。农村金融基础设施薄弱,金融服务供给不足,贷款难问题十分突出,严重制约着贫困地区、贫困农户的发展。为此,《纲要》中对金融扶贫提出了明确要求:“继续完善国家扶贫贴息贷款政策,积极推动贫困地区金融产品和服务方式创新,鼓励开展小额信贷贷款,努力满足扶贫对象发展生产的资金需求。”
记者从国务院扶贫办获悉,从上个世纪80年代中期开展大规模扶贫开发以来,已初步形成以扶贫贴息贷款为主体,小额信贷和其他资金互助形式为补充的扶贫到户信贷工作的格局。扶贫贴息贷款始终是国家扶贫政策的主要组成部分。1980年到2012年的33年间,中央财政和信贷扶贫资金共投入6600亿元,其中信贷资金投入3900亿元,占到59%。2012年中央财政专项扶贫资金投入332亿元,引导扶贫信贷资金投入达到500亿元。特别是2008年到2012年的5年间,国家共安排扶贫贷款贴息资金58亿元,实际引导发放贷款1800多亿元。
作为政府金融扶贫工作的有益补充,中国扶贫基金会的中和农信小额信贷扶贫项目在会上得到了国务院扶贫办领导的肯定。国务院扶贫办主任范小建在发言中特别指出:“中国扶贫基金会认真分析研究国内外小额信贷的成功经验和失败教训,结合贫困地区的实情,成功探索出一条适合农村特点、专为贫困农户服务、实现机构可持续发展的信贷扶贫模式。在我们这样一个国度,几百亿、几千亿扶贫信贷资金平均到众多的贫困地区、巨大的贫困群体和若干年度,是杯水车薪。复制典型做法,扩大覆盖范围,加大金融扶贫力度,使更多贫困家庭受益,是摆在各级政府及社会各个方面的重要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