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好乡村儿童“心理扶贫战”

发布时间:2019-11-12 10:36:07 | 来源:光明网 | 作者:梦洁 | 责任编辑:张蔚蓝

关键词:留守儿童,心理问题,心理辅导,乡村义务教育,心理健康教育

留守儿童≠问题儿童

“因为父母在12岁之前的陪伴,是孩子形成安全感的土壤。”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心理专家杨霞认为,留守儿童必然会容易产生自卑、缺乏自主性等心理问题。

但是,“留守儿童”并不是“不良儿童”的标签,更不是“问题儿童”的代名词,“留守”对儿童来说,只是他们暂时的一种生活状态。

经常下乡调研的梁威,对留守儿童生活的艰辛程度感同身受。在她看来,这群孩子生活本就不易,如若轻易给他们贴上 “问题儿童”或“弱势儿童”的标签,这将是他们一生挥之不去的阴影。

“因为这些孩子智商跟其他人没什么不同,他们更不是问题群体。”张秀兰清楚记得这样一件小事:在中国下一代教育基金会的牵线下,天生具备艺术天赋的少数民族侗族儿童,第一次走出大山登上了澳门学校的舞台。

“去了趟澳门,视野开阔了,回来就不一样了”,张秀兰回忆,孩子们不仅愿意去帮助人,对待生活也更加自信和自律,“连学习成绩都上去了”。

另一个孩子的蜕变,同样让云南省教育厅关工委副秘书长张玉芬记忆尤深。文山州广南县旧莫中学的张蕊(化名),因爸妈外出务工而独自一人留守在家,不理解、怨恨让这个原本的乖乖女对上学产生极大抵触情绪,“任凭老师同学怎么劝就是不愿开口说话”。

没想到,改变源于一通电话。在中国下一代教育基金会捐赠的留守儿童帮扶中心,张蕊第一次有机会通过电脑跟远隔千里的爸妈打视频电话,“开口就嚎嚎大哭”,情绪在爸妈面前彻底得到释放。久而久之,这孩子从哭着嚷着要退学,到最后成为全县为数不多的三好学生。

据了解,像这样的留守儿童帮扶中心,中国下一代教育基金会自2012年起共在11个省(区)的52个县建成了181个。该中心通过配置计算机、图书、文体礼包等教学物资,优化山区学校内部配套,改善及升级教育设备,让贫困地区的孩子拥有了更好的学习条件。同时,在课余时间利用电脑设备与外出打工的父母视频聊天,拉近亲情距离,弥补情感缺失。

平安产险总经理助理张智淳见证了一个又一个这样“破茧成蝶”的案例:为提高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水平,他们团队从2016年发起了“寸草安心“公益项目,目前其已在全国22个省市建成42所心理课室,直接受益学生51627人;培养了2400名乡村教师成为心理护理师,覆盖1000多所学校,辐射30万乡村儿童……把一大批留守儿童拉回了人生正轨。

<  1  2  3  >  


[打印]

[[收藏]]

[TT]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