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好乡村儿童“心理扶贫战”

发布时间:2019-11-12 10:36:07 | 来源:光明网 | 作者:梦洁 | 责任编辑:张蔚蓝

关键词:留守儿童,心理问题,心理辅导,乡村义务教育,心理健康教育

近日,在中国下一代教育基金会主办、中国下一代教育基金会“寸草安心”专项基金承办的“寸草安心-2019年乡村儿童教育公益分享会”上,众多教育学者发出呼吁:当前乡村儿童特别是留守儿童面临的最大问题并非物质缺乏,而是亲情缺位所造成的心理问题,这一现象亟待引起全社会重视。打好乡村儿童的“心理扶贫战”,让他们的心理不再“贫困”,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应有之义。

打好乡村儿童“心理扶贫战”

  中国下一代教育基金会“寸草安心”专项基金启动

打好乡村儿童“心理扶贫战”

  启动仪式

中国下一代教育基金会副理事长沈建国表示,多年来在党和政府关怀下,乡村儿童教育形成了较为完善的物质保障体系,乡村义务教育学校办学条件明显改善。但与此同时,留守儿童在心理教育、法治教育和行为习惯教育等方面还需要更多的提高。

“学校硬件可以投钱立马见效,但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教育,是一个潜移默化,甚至影响孩子一生的过程。”北京师范大学中国基础教育质量协同创新中心教授梁威说。

乡村教育面临新问题

民政部统计数据显示,尽管我国农村留守儿童人数从2016年的902万减少至目前的697万,但义务教育阶段农村留守儿童的比例却从65.3%上升至2018年的78.2%。

义务教育阶段留守儿童数量增加的趋势,在边远乡村地区表现得尤为明显。石林康是云南省普洱市安康乡中小学副校长,在这所含有1373名学生的九年制学校中,留守儿童数量从2018年的115人增加到2019年的158人,同比上升了37%。

“作为乡村学校的校长,看到这些情况我们非常着急。”云南省昆明市寻甸县仁德二小校长吕亚林表示,尽管通过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和脱贫摘帽后,当地学生的温饱吃穿上学问题已基本得到解决,但是乡村学校教育又面临着新的问题。

“我想要妈妈”,是云贵地区三位老师,在与留守儿童相处中听到最多的话。这原是每一个孩子本该享有的家庭生活,但在被留守的儿童身上,小小愿望都是奢望。

在贵州省从江县洛香镇中心小学副校长张秀兰看来,留守儿童正处于成长发育的关键时期,他们在心理上缺少亲情的陪伴,在家庭教育中缺少父母的监管,极易导致孩子产生系列心理问题。尤其是,随着留守儿童慢慢长大,幼时埋下的心理隐疾,在日后的学校教育中会日渐凸显。

同为校长的石林康感受颇受。据他观察,乡村留守儿童的心理是极为不平衡的,孩子们会与身边有父母陪伴的同学做对比,进而生发出“我的父母为什么时常不陪伴我,是不是不喜欢我,不要我了”等想法。在种种这样、那样的“心魔”驱使下,留守儿童很容易就形成古怪不合群、孤僻内向、自卑逆反的性格。

更为明显的表现是学习成绩,“反正父母都不关注我,我学不学也没啥意义”,久而久之,成绩靠后的学生中有相当数量都是留守儿童。

1  2  3  >  


[打印]

[[收藏]]

[TT]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