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玉如和他的“扶贫车间”

发布时间:2017-09-25 15:13:25 | 来源:中国网·中国扶贫在线 | 作者:扶贫办 | 责任编辑:焦梦

关键词:2017年全国脱贫攻坚奖,扶贫车间

    编者按:李玉如到代堂村走访,看到了几间自发搭建的“小窝棚”式的发制品加工点,群众在“小窝棚”内三三两两围坐在一团,听着戏匣子,边干活、边唠嗑,有说有笑,很是热闹。由此,开始了建设“扶贫车间”的探索之路。荣获“2017年全国脱贫攻坚奖创新奖”。


李玉如

在鄄城县董口镇张海村扫帚加工车间的一角,一根根长长的竹枝在张保仓手里摆弄,一把户外用的竹扫帚慢慢成型。他每天到扫帚车间捆扎扫帚,收入50多元,已经成了他家的脱贫希望。

董口镇属于黄河滩区乡镇,建档立卡贫困人口8796人,其中60岁以上的老年人占35.88%,脱贫难度大。2015年以来,董口镇党委书记李玉如不顾身患脊髓炎及动脉夹层破裂疾病,坚持战斗在脱贫攻坚第一线,探索走出一条“车间驻村、居家就业、群众脱贫、集体增收”的新路,一个个扶贫车间在街头村尾建成,一大批贫困户获得了在家门口打工挣钱的机会,让当地贫困群众“真实地摸到了脱贫的大门”。

“小窝棚”:启发精准扶贫大思路

2015年11月份,李玉如到代堂村走访,看到了几间自发搭建的“小窝棚”式的发制品加工点,大大小小共7处,群众在“小窝棚”内三三两两围坐在一团,听着戏匣子,边干活、边唠嗑,有说有笑,很是热闹。74岁的李爱云告诉他:“在家里闲着也是闲着,来这里干点小活,累不着,和老姊妹们说说笑笑还能挣钱贴补家用”。

“小窝棚”启发,李玉如开始了建设“扶贫车间”的探索之路。他组织带领全体党员干部,在全镇开展了“大调研、大走访”活动,针对8796名贫困人口的脱贫愿望、生产技能、就业状况、健康情况进行了详细摸排,对县城内的发制品、户外家具等劳动密集型企业的生产经营和招工需求进行了深入调研。他本人在95个自然村逐一召开座谈会,和贫困户面对面交流,和用工企业一次次对接,撰写笔记126篇3.2万余字,为“扶贫车间”的出现和健康发展,积累了大量的理论支持、实践依据和数据信息。

在调研过程中,李玉如陷入了沉思:一个人生活在世上,首先要能够靠自己的双手养活自己、养活全家,活出尊严感!全镇大部分贫困人口不仅具备一定的劳动能力,而且有着比较强烈的就业愿望,只是苦于缺资金、缺技术、缺门路、缺岗位,要让更多的群众参与到自我脱贫中来,增强他们的内生动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政府有责任有义务为他们搭建“过上有尊严的生活”的平台,实现由“要我脱贫”到“我要脱贫”的转变。

李玉如琢磨,能否针对有劳动能力的留守妇女和留守老人建设扶贫车间,让他们聚集起来,扩大生产空间,增加工作岗位,提高生产能力,改善工作环境,同时解决贫困群众“就业难”、企业“招工难”、村集体经济薄弱等难题。李玉如决定利用村小学旧址、村集体活动场所旧址和闲置的民宅,在村里设置就业扶贫车间,让贫困群众就近就业,扶贫效果非常显著,受到了群众的普遍欢迎。

在试点成功的基础上,董口镇开始在全镇村村建设就业扶贫车间。面对重重困难和资金压力,李玉如多方奔走,筹措资金460万元,因地制宜,因村建设,率先为33个行政村各建成了一处300平方米左右的就业扶贫车间,然后按照就业门槛要低、增收效果要好、产业发展要稳、可以就近就业的标准,通过一定期限内减免租金、减免水电费用等优惠条件,引导户外家具、头发制品、服装加工、电子配件等劳动密集型产业向“扶贫车间”“放活儿”,让贫困群众通过自己的辛勤劳动,增加收入,摆脱贫困。

1  2  3  


[打印]

[[收藏]]

[TT]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