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金记者扶贫日记】我和村里的孩子们
国经济网编者按:脱贫攻坚进入攻坚拔寨的关键之年。中宣部启动精准扶贫驻村调研采访活动,组织120名中央新闻单位记者,到全国109个贫困村采访扶贫工作,在一个月的时间里与村民同吃同住同劳动。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推出“金记者扶贫日记”系列报道,为您带来脱贫攻坚一线的真实见闻,敬请关注!
时间:2017年6月7日
地点:贵州省遵义市凤冈县永和镇党湾村
贫困山区的孩子是什么样的?
地处贵州偏远山区的党湾村,目前有2所小学,其中后坝完小是只有一个班的分校,现在是一年级,共有20个孩子,年龄在6岁到9岁之间,他们大多数是留守儿童和来自贫困家庭的孩子。
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记者在黎雪家门前和她家人的合影(汤莉/摄)
在党湾村的这些日子里,我跟后坝完小的这20个孩子亲密接触,结下了深厚的友谊。孩子们都很单纯,通过家访和交谈,我发现很多孩子的生活状况令人揪心:有的孩子身患疾病,没钱看医生;有的孩子因为母亲改嫁心生怨恨;有的孩子特别乖巧,却生在一贫如洗的家庭里……
这些孩子的世界里没有课外书、动画片、玩具,更谈不上旅游,他们基本上都没有走出过这个小山村。他们大多数的生活状况是:下地干农活、管弟弟、管妹妹、洗碗、扫地,上下学独自走在崎岖的山路上,没有父母的陪伴,甚至一个老人要同时照管几个孩子。
与同龄的城里孩子相比,他们的阅历和见识要少很多。我问他们喜欢看什么电视,喜欢玩什么玩具?几个孩子的回答都是:不喜欢。我问他们喜欢看什么书?有的孩子说是语文书,有的孩子说是数学书,再无其它。我问他们喜欢吃什么?孩子们说的基本上是白菜、洋芋,还有西红柿。
在孩子们的家里,我看到了电视机,但上面落了一层灰尘,大人说没时间看电视。家里除了床铺和村里家家都有的那种炉子和餐桌一体吃饭的地方,基本上没有其它家具。一般一个大人和2个孩子睡在一张床上,孩子没有独立的房间,甚至没有一个单独的睡床,家里看不到一张书桌和一个书架,家的感觉是空旷和凌乱的。
了解越多,我就越加心疼这些孩子们。我很想为他们做点事,在他们幼小的心灵里播下希望的种子。
跟吴波校长商量后,我决定在六一前夕给孩子们上一次谈理想的班会课。
我们把班会的主题定为《明天更美好》。我问孩子们:我们怎样做明天才会更美好呢?孩子们整齐地回答:不知道!这回答出乎预料,却很真实。班会上我跟孩子们分享了自己的成长经历,用自己的故事告诉他们:每个小孩都要有一个梦想,想像自己长大以后要变成自己喜欢的那个人,这就是理想。有了目标,我们就知道每天的学习和成长是为了早日实现心中的梦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