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贫路上的“90后”形成别样风景
“扶贫工作不仅仅是输血,而是要造血。”在90后“第一书记”杜彦君眼里,扶贫工作的关注点应该是增强造血功能,打造一个更加健康强壮的身体。
2015年,25岁的杜彦君毕业于复旦大学。2016年7月,在国家政策的影响下,杜彦君离开大城市,踏上了江西省赣州市赣县区南塘镇都口村这块土地,成为该村的“第一书记”。
自此,这位高材生扎根于田地间。
赣县区是国家扶贫开发重点县。杜彦君所在的南塘都口村有1875人,贫困人口21户89人。2016年,该村实现了11户54人脱贫,现有10户35人未脱贫。
“刚来这里时,村里不少人认为我就是在基层逛一逛,表面上镀镀金就完了。”为得到民众的信任,杜彦君换掉皮鞋、戴上草帽,白天挨家挨户到贫困户了解家庭情况,晚上熬夜加班整理资料。
一路研究,大学本科学习心理学专业的杜彦君对扶贫的关注有点不一样。原来,杜彦君曾在宁夏参加支教扶贫工作,对贫困家庭儿童的学习问题比较留意。在都口村的这段时间,杜彦君曾多次到学校、贫困家庭了解贫困儿童教育问题。
令他触动的是,不少贫困家庭青壮年都在外打工,家中只有留守的老人和小孩。因缺少父母的关心,贫困家庭的小孩易产生厌学情绪,进而辍学。14岁小男孩罗俊意就是一名留守儿童。在村里,他与爷爷“相依为命”,在外打工的爸妈偶尔电话关心,罗俊意几乎是在田野里自己长大。
“家庭环境对儿童的教育产生重要的影响,不重视也许又产生第二代贫困户,难以避免贫困的代际传递。”为做好教育扶贫工作,杜彦君近期一直在梳理贫困户家庭孩子的学习和家庭情况,并发动校友向他们捐款、捐书,让这些儿童感受到外界的关心和关注。
目前,中国对12.8万个贫困村派了第一书记和驻村工作队,对3000万建档立卡贫困户都明确了帮扶责任人。令人稍感欣慰的是,像杜彦君这样扎根基层立志改变农村贫困现状的年轻人并不在少数。
近日,由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主办的“镜头中的脱贫故事-走进江西赣州”拍客大赛在赣南红色革命老区拉开帷幕。图为当地脱贫农户在大棚蔬菜基地上辛勤劳作。通讯员李海鸿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