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零起步试点构树扶贫路
2014年,在安徽省安庆市岳西县检察院控申科担任助理检察员的王竹青通过选派,来到检察院结对帮扶的五河镇叶河村,担任第一书记兼扶贫工作队队长。当时村里有154户贫困户,占全村户数的三分之一有余。
没有在村子里工作过,同样也没有扶贫经验的王竹青,一进村就是“两眼一抹黑”。后来回忆起来,她仍觉得那时候是整个工作最痛苦、最无力的阶段:“你就一个人,没有人配合你的工作,你想出来的方案说给村干部听,他们不理解不支持也不帮忙,每天什么都做不了。”
从县城到村里开车要一个小时,因为总是在修路,花更长时间也不少见。虽然一直觉得开车太危险不肯学车,王竹青还是为此买了车,后来发现村民跑山道都是用摩托车,又去买了一台最便宜的小摩托,战战兢兢地学了车,上了路,开始每天跑村,一户一户地跟村民认识、熟络、攀交情。
这个过程中,她也在完成扶贫工作最重要的一步:建档立卡。不仅仅是按国家要求摸底排查贫困户基本情况的建档,还在按照市里和县里的要求,为村民建立更详细的档案:致贫具体原因是什么、家里有几个在校生、务工时间长短和状态、家里住房面积……并且不断对档案保持动态更新。村支部档案室柜子里厚厚几大柜文件夹,覆盖了每一户贫困户和每一类文件归档,都是自那时以来的成果。
“这个工作很累,但是非常重要,有些村干部做不来,因为这些文件的整理要求逻辑性,对文件之间内在的关系和时间点要心中有数。现在提到任何一家贫困户,我们都能马上把他们家的情况一一找出来,脱贫各项步骤进展到哪一步也一清二楚,全靠这个工作。”王竹青说。
慢慢的,用她的话说,“混个脸熟”之后,她发现村干部不再像以前一样抵触她了,而她也似乎通过掌握村里的情况,找到了与他们沟通的更好方式。工作开始有了起色。
这时期还有另一个难题:叶河村是国务院十大扶贫项目之一的构树扶贫选中的试点村。构树是一种经济作物,速生且适应多种气候,其叶可用于加工猪饲料,但刚开始试点时,没人会种,市场也没打开,收成不多。发现成效不显之后,村民对于拿出自己的地种构树变得非常不热心。
王竹青很头疼。她去找县检察院主管对口扶贫工作的副检察长胡原平商量,胡原平说:“这是国务院扶贫办推进的项目,他们站的高度肯定比我们能看到的要高,所以这个项目一定有它的作用和长处。”
于是王竹青又咬牙坚持下去。在构树企业、村干部和检察院三方面的帮助下,村里的构树专业合作社用纯让利的发展模式推进构树产业,贫困户将土地入股合作社,由合作社统一整地、栽插、抚育与收割,构树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贫困户所有;再加上套种模式,努力提高同一块地的使用效益,增加产值。到了2015年,构树这块儿终于实现了赢利。
记者到访叶河村时,今年最晚一茬构树叶已经收割完毕,地里只剩光秃秃的树杈子。王竹青蹲在田埂上,讲述构树产业扶植的不易:由于国家财政针对贫困户的拨款只能到户,同时拥有贫困户和非贫困户的合作社无法获得直接拨款,一度缺钱;如何用小额信贷的方式给合作社筹得足够的资金;如何用贫困户只出地出劳力,但享有全部分红的方式,为其实现“造血”……
但她的讲述并没有停在这些困难和成就告一段落的地方,她还有进一步的设想:在村里开一个饲料加工厂,把构树做成更为完整的产业链;除了可以直接生产饲料销往市场以外,还可以供给村里现在饲养的几十头补贴贫困户的黑猪,和刚刚开起来的养羊试点场;加工厂需要的人手,将来自村里那些因病或者因残无法打重体力工的贫困户……
这时候,她看起来的确有种身为第一书记、身为领导者的风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