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棵草的扶贫故事:从福建走向国际范儿扶贫路

发布时间: 2016-10-19 11:51:16 | 来源: 新华网 | 作者: 王文清 | 责任编辑: 石璐

关键词: 菌草技术,1983年,1986年,药用菌,1941年

(原题:一棵草的扶贫故事:从福建走向国际的菌草扶贫路)

“菌草技术就是为了扶贫而生的。”10月17日,第三个国家扶贫日,国家“扶贫状元”、福建农林大学国家菌草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首席科学家、菌草技术发明人林占熺教授在接受新华网专访时,对30余年的菌草扶贫历程,发出这样的感慨。

从闽西老苏区长汀到南太平洋岛国巴布亚新几内亚,“扶贫状元”林占熺不仅走遍祖国大江南北,还把扶贫扶到了国际上,菌草随之跨出国门,遍植世界101个国家。

这个月,刚从宁夏“菌草扶贫”归来的林占熺对于未来菌草产业的发展有了更长远的规划:“为了老百姓真正脱贫,菌草要走产业精准扶贫的道路。”

“变草为宝” ——“致富金草”真扶贫扶真贫

1983年,林占熺随同福建省科技扶贫考察团来到老苏区福建龙岩长汀县,他在河田镇罗地村看到的情景让他触目惊心——这里的“悬河”高出两边耕地一两米,“悬河”四周山丘荒秃、植被稀疏、耕地沙化,一派凄凉。

“不闻虫声,不见鼠迹,不投栖息的飞鸟;只有凄怆的静寂,永伴着被毁灭了的山灵”,这段文字描述的是1941年的长汀。40多年过去了,当年闽西的长汀、连城、上杭、武平仍是全国贫困县,还有贫困户9.1万户,49万多人,人均年纯收入不到200元,人均口粮不足200斤;曾被誉为“红色小上海”的革命圣地长汀,已是福建水土流失的重灾区。

“种草治理水土流失、‘以草代木’栽培食用菌致富一方的强烈愿望,再一次在我胸中涌动。回单位后,我便开始了‘以草代木’栽培食用菌研究实验。”忆及当年,林占熺说。

三年很快过去,1986年秋,用芒萁、五节芒等野草作原料栽培食、药用菌最终获得成功。香菇等食用菌是木腐菌的传统理论从此被否定,木、草、菌的学科界限从此被突破,一门全新学科——菌草技术从此诞生。

1988年,“以草代木”发展食用菌被列为“福建省科技兴农项目”,并在福建得到大规模推广,被认定是“可以形成支柱产业的好项目”、“特别适用于广大老少边穷地区”。之后,菌草技术相继被列为国家级星火计划重点项目、贫困地区科技扶贫首选项目、发展中国家实用技术培训与援外项目、福建省重点发展的新兴农业产业等。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据统计,菌草技术目前已在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的487个县(市、区)推广应用,在生态建设、扶贫减困、产业发展等方面发挥积极作用,林占熺也由此赢得“全国扶贫状元”的殊荣。

实践证明,菌草技术和菌草产业“扶真贫、真扶贫”。林占熺算了一笔账:我国592个贫困县多数县的生态脆弱,如果能在每个贫困县利用非耕地种植万亩菌草,全国可以形成数以千亿元计的产业,有利扶贫开发和生态建设。

因此,2016年的全国两会上,全国政协委员、港澳台侨委员会委员陈寒枫在《关于利用菌草产业推进贫困县生态建设与精准扶贫的建议》中作出如下判断:“发展菌草产业是治理生态环境和扶贫的有效途径,是一项于国于民皆有利的大事。”

“在国内,我们计划先沿着黄河两岸的44个国家级贫困县,把黄河的菌草生态治理和贫困农户脱贫紧密结合起来;第二步,‘十三五’期间,我们要推动全国其它500多个贫困县,利用菌草技术发展生态型产业,走产业精准扶贫之路,帮助农户告别贫困。”对于未来,林占熺说。

1   2   3    


[打印]

[[收藏]]

[TT]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