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贫攻坚藏区行

发布时间:2016-09-22 09:14:00 | 来源:中国网•中国扶贫在线 | 作者:周 艳 | 责任编辑:石璐

关键词:国务院扶贫办,刘永富,西藏自治区,陈全国,其美仁增,高原,牧民,洛桑江村,吴英杰

    日子越过越红火,笑容越来越灿烂

贫困户:我要脱贫 我要发展

脱贫攻坚,需要政府引导,需要外部帮扶,但更重要的,是贫困人口的内生动力。扶贫扶智、激发内生动力,是西藏全力打赢脱贫攻坚战的长效机制。

林芝地区米林县色沃村贫困户格桑,患有高血压,其妻子患有胆结石。虽因病致贫,但老人不向贫困低头,4年前购买了2头奶牛,目前已繁殖到6头。另外种有17.2亩地,2015年种植收入1.4万元。当被问及心中的愿望时,老人说:“我想贷款,再养4头牛,争取早日脱贫。”

老人质朴的话语,让在场的所有人都竖起了大拇指。打赢脱贫攻坚战,重在解放思想,贫困群众自己要克服“等、靠、要”的思想,积极进取,勤劳致富,才能让路子越走越宽,才能让日子越过越红火。

位于昌都市卡若区北部的达若村,属于半农半牧村,平均海拔3380米,全村耕地面积381.2亩,共有98户、435人,其中劳动力210人,2015年人均收入达12229元,令人艳羡。但以前的达若村,却是人畜混居、水电不通、出行不畅,“以前,村里没有干净水吃,路不通,生活水平低下,房子条件也差,一阵风吹来,房子里、人身上都是灰。”村里的老支书次仁扎西说。

砂石原料厂是达若人的第一个村集体经济。2009年,达若村贷款100万元加上村民集资,购置大型装载机、挖掘机、搅拌机、东风翻斗车,组建了砂石原料厂。每家出1名劳力,每人每天仅25元的工资。尽管困难重重,达若人坚持了下来。

2012年,达若村15户村民自发组织成立了糌粑加工厂,目前吸纳66名群众就业,产品远销拉萨甚至内地。

2013年,达若村42户个体私营汽车运输户集资200余万元成立达若村农牧民施工队,现已发展成员83名。除了上交村集体的提留金外,每名成员平均增收近2万元。近年来,农牧民施工队承建了卡若区小型农田重点项目、都达水渠六标段工程建设、近千余亩的“重点区域生态公益林建设造林”项目、达若村米通至其它自然村的四级砂石路面铺设工程、达若村新农村示范点建设等项目,仅2015年承接项目工程额累计417万元。

村“两委”还集资55万元修建了村集体经济项目——达若村石材加工厂,工厂技师、工人全由村民担任,从业人员80人,每天安排8人轮流作业,村民足不出村就实现了就业。

村党支部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目标,紧紧依托村级组织活动场所标准化建设,团结带领广大群众转变观念、抢抓机遇、突破瓶颈、勤劳致富,坚持“面向市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积累、自我发展”,大力发展各类合作经济,增收致富渠道越来越广。

“最根本的是在党委的领导、政府的支持下,村民靠自己的双手,房子自己建,路自己修。”村支书罗布次仁说,“以前大家住在山上,村长的头发长长地盘着,现在换成了短发,很精神,这就是精神面貌和文明意识形态的巨大转变。大家越干越有劲。下一步,村里还想发展旅游、采石、采砂、运输等。”

取之于民,用之于民。自2014年起,达若村集体经济收入除了给村民分红及村公共事业开支外,每年还拿出40-50万元,发放面粉、大米、大茶等日常生活用品。贫困户益西洛追,2014年花费18万元盖了233㎡的新房,其中国家补贴2万元,其余由村集体资金补偿,村民投工投劳建设。

在国家支持有限的情况下,达若村艰苦奋斗、自力更生,从贫困中崛起,从落后中蜕变,华丽地变身为新农村示范点。

“我想都没想到,村里能过上这样幸福的生活,有干净水吃,有房住,小孩有学上、好就业。现在好了,路通了,干净了,文明了,我们更讲究卫生了,党好,政府好,村民好,我们过上了‘香格里拉’的生活。”老支书次仁扎西激动地连连感谢。

一路走来,西藏自治区党委政府的真抓实干、外部力量的支援帮助、全区各族干部群众的共同努力,历历在目,在始终不渝的坚持下,相信脱贫攻坚藏区“行”。

(图文由《中国扶贫》杂志提供)

<  1  2  3  4  >  


[打印]

[[收藏]]

[TT]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