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脱贫致富要走一条发展“大农业”的路子

发布时间: 2015-03-06 16:37:10  |  来源: 新华网  |  作者:  |  责任编辑: 杨霄霄
关键词: 习近平 大农业 脱贫致富

相关链接

宁德市扶贫开发成效显著

上世纪80年代中叶,宁德是全国18个集中连片贫困区之一,9个县有6个是国定贫困县,52个乡镇是省定贫困乡镇,农村贫困人口超过70万人。习近平同志担任宁德地委书记期间,大力倡导“脱贫致富要走一条发展‘大农业’的路子”,组织“经济发展大合唱”,念好“山海田经”,掀开了扶贫开发事业的新篇章。二十多年来,宁德历届党委政府始终秉承“滴水穿石”的闽东精神,按照习近平同志在宁德工作期间致力摆脱贫困的思想和工作要求,着力在“科学扶贫、精准扶贫”上下功夫,久久为功,终见成效。2008年以来,宁德市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增幅均在全省前列,到2013年突破万元大关,改写了长期排在全省末位的历史。2014年,6个省级重点扶贫县地区生产总值平均增幅达10.3%,比全省平均水平高0.4个百分点,地方公共财政收入平均增幅达17.2%,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幅达11.3%。

加大资金投入,生态环境不断改善。6个省级扶贫重点县争取省级扶贫资金13.22亿元,市本级财政全年统筹帮扶资金1.02亿元,4个沿海市(区)对口帮扶4个山区重点县投入财政资金2000多万元。6个县累计实施重点帮扶项目230多个,其中大型基础设施类项目83个,产业发展项目98个,科教文卫项目37个,生态环保项目9个。省级扶贫重点县生态环境进一步改善,古田、屏南、周宁、寿宁、柘荣5县通过省级生态县验收,创建国家级生态乡镇21个。

加快产业发展,经济实力不断增强。6个省级扶贫重点县的“山海协作”共建园区建设不断完善,全年新引进规模企业总数达45家;省级农民创业园、市级千亩高优农业示范园建设步伐加快。全市农林牧渔业总产值407.5亿元,增长5.65%;茶叶、水产品和食用菌三大主导产业累计产值占农林牧渔业总产值62.7%,水果、蔬菜、竹业、药材、花卉、畜禽等特色产业齐头并进,肉蛋奶、水果、蔬菜、中药材等产值分别同比增长

5.04%、13.01%、14.8%、8.25%。

推进整村扶贫,农民收入不断增加。83个省、市级扶贫开发重点村累计争取各类帮扶资金近8000万元,实施各类项目500多个,161个县(市、区)级扶贫开发重点村累计投入资金5600多万元,实施帮扶项目620多个。83个省、市级扶贫开发重点村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6200元,比增15%,超过全市平均增幅。同时,21个村“落地”村集体增收项目,村均集体收入达到1.5万元。

完善基础设施,农村条件不断改善。京台高速、衢宁铁路、合福高铁等一批国家、省级重点基础设施项目加速推进,全市2100多个建制村基本实现村村通客车;28.4万人农村安全饮水工程以及蕉城、霞浦、柘荣、周宁、寿宁5个小农水重点县全面完成建设任务,16.62万亩水土流失综合治理提前完成;27个村开展了美丽乡村一日游示范点建设。

实施造福工程,农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在完成好全市14.5万贫困人口建档立卡基础上,继续实施好“造福工程”、信贷扶贫、技能培训扶贫等扶贫到户措施。完成“造福工程”搬迁2.3万人,建成34个50户以上“造福工程”新村(社区),完成水、电、路等基础设施投资7030万元,群众生产生活条件持续改善。屏南、柘荣、福安、霞浦四个“小额信贷创新试点”全年发放扶贫小额贷款超2亿元。完成“雨露计划”培训7000多人次。农村社会保障和公共事业进一步完善,低保标准从家庭年人均1800元提高到1900元。农村医保、大病统筹实现全覆盖,全民低成本健康“海云工程”覆盖全市所有乡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772个村卫生所,1月20日《人民日报》头版还以《老村医的新三样——福建宁德“海云工程”惠及千村万户》为题进行专门报道。

   上一页   1   2   3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