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彦夫:身残志坚心系贫苦村民 勇于担当绽放信念花朵

发布时间: 2014-10-13 15:49:49  |  来源: 中国发展门户网  |  作者: 国务院扶贫办  |  责任编辑: 魏博
关键词: 军人 自费 慈善 扶贫

朱彦夫同志是山东省沂源县西里镇张家泉村人,1933年7月出生,1949年加入中国共产党,一级伤残军人。1956年,他主动放弃荣军休养所的特护待遇,毅然要求回乡自强自立,开拓新的人生之路。1957年担任村党支部书记,带领全村群众治理荒山、兴修水利、发展教育,经过25年的艰苦奋斗,使全村群众逐步摆脱贫穷落后状态,过上温饱段实的好日子。2014年3月31日,被中宣部授予“时代楷模”荣誉称号,5月16日第二次被授予“全国自强模范”荣誉称号。

一、概况

朱彦夫同志是革命功臣,一级伤残军人,却毅然放弃荣军休养所的特护待遇,主动回到家乡为群众服务。在担任村支部书记的25年里,他自掏腰包办夜校、自当教员教群众识字,兴办学校、发展教育事业;他兴修水利、平坡造田、种植林果,修路架电、发展农业,带领群众走上致富之路;他严于律己,宽以待人,坚持特殊家庭每个成员不搞“特殊”,常常倾己所有接济病困群众。他用实际行动践行着“当干部就是要吃苦在前、享受在后,就是要一心为群众着想、为百姓谋福”的诺言。他的先进事迹,体现了一名共产党员的坚定信念和崇高追求,体现了一名基层党员干部身残志坚无私奉献的高尚品格,体现了一名伤残军人生命不息战斗不止的奋斗精神,以实际行动生动诠释了共产党员为民务实清廉的价值追求,诠释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深刻内涵,具有鲜明的时代性、典型性和代表性。特此推荐为全国扶贫先进个人。

二、基本模式与创新做法

(一)自费办起山村图书馆和第一所夜校

1957年,那时的张家泉村是出了名的穷村、乱村,老老少少识字的没几个。村书记朱彦夫意识到要改变村里贫穷落后的面貌,就必须提高村民的文化素质。朱彦夫决定在村里建个图书室。但是,当时的条件异常的艰苦,什么都没有。没有书架怎么办,他就找母亲商量,用寿材板打个书架,老人一开始不答应,跟他说:“什么都依你,这个不依!”老朱跟娘动心眼,他憋在屋里,不吃不喝,谁叫也不理。娘心疼儿子,答应了他的要求。他拿出自己微薄的抚恤金,置办图书,创办了图书室。图书室乍一开张,乡亲们凭着稀奇、新鲜,都往图书室里钻,但时间不长,就冷落下来。朱彦夫深知其中的原因---乡亲们没几个识字的,许多村民们连自己名字都不会写。

朱彦夫又拿出自己的抚恤金,办起了山村里的第一所夜校,亲自担任教员,教群众识字。朱彦夫说:“乡亲们,旧社会我们贫下中农的孩子上不起学。解放后,国家百废待兴,目前的教育还很薄弱,加上农村还比较贫困,受过教育的农民仍不多,咱村里500多口人竟没有一个高小生。没文化不行,没文化思想就适应不了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需要。不用说科学种田,就连记个帐也不能。只要用心学,肯下功夫,学习并不难。我也是残废以后慢慢学的,水平不高。咱就一块学习,共同提高吧!”

为了在黑板上写字,他把粉笔上套上弹壳,用两只残臂夹着用力在黑板上写字,弹壳扎进残臂钻心的疼,他仍然坚持。夜校离家2华里,朱彦夫每天拄着双拐,拖着17斤重的假肢,天天晚上风雨无阻。有年大雪夜,他上坡时摔了一跤,忍住钻心疼痛,用残肢一点点往夜校挪。乡亲们一路寻来,含泪把他背上讲台。

他的心血没白费,在2年多的时间里,100多名学生从夜校走出,成为张家泉村建设时期的中坚力量。此后各生产队、大队的历任会计,都是夜校的“毕业学员”。现在村里上了年纪的人,凡是识字的,几乎也都是在夜校里学出来的。

1   2   3   4   下一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