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悬”在山腰 “嵌”在山坳 “富”在尖扎模式

发布时间:2019-12-24 13:39:42 | 来源:青海日报 | 作者:公保安加 | 责任编辑:张蔚蓝

关键词:尖扎县,德吉,山腰,黄河谷地,山坳

扬优势,剜穷根

富无天生,穷不生根。传统耕种入不敷出,仅仅为了生存出远门做苦工,农田频频被撂荒……在尖扎县,这一现象并非个例。文化程度相对低,对市场把握不准,迫使农民在面对转产或结构调整时,常常处于产业选择“漫无目标”的尴尬境地。

秉地理之赋,扬自身优势。三年来,尖扎县培育和发展了一批水产养殖、牛羊育肥、设施农业、苗木种植、光伏发电等特色产业,为老百姓致富找出了一条条新路子。2017年,尖扎县按照“四个扎扎实实”重大要求,抓住全省国土绿化工作提质加速时机,加足植树造林“马力”,完成了2846.6公顷土地增绿,让诸多苗木培育基地成为了“新宠”。为此,该县提出“贫困村集体创办苗木合作社”的思路,引导11个贫困村建立了育苗专业合作社。至今,这个县已有11个苗木专业合作社大面积培育优质苗木,通过育苗和管护带动贫困群众增收达160余万元。

在位于康杨镇尕玛堂村的尖扎冷智切宗苗木种植专业合作社十余公顷的育苗基地里,一棵棵枝叶繁茂的油松树苗高高昂着头,整齐排着队,为萧瑟的冬日平添了几许生命的色彩。2017年,在政府引导下,尕玛堂村32户118名贫困村民将产业到户资金作为股份入股苗木基地,如今看着苗木茁壮成长,他们期待着来年开春又一轮的植树造林季。按照约定,到时他们每一位“股东”,都将拿到12%的红利。

“土地荒着,是一种资源浪费。”康杨镇镇长马海胜说,针对老百姓产业选择难的问题,康杨镇动员各村支部书记领办苗木合作社,流转了86.6公顷土地,在尕玛堂、西麻拉等三村创办了3家苗木种植专业合作社,既解决了土地撂荒、国土绿化外地运苗的问题,填补了村集体经济空白,又为产业发展提供了样板。

“光今年,合作社的用工就达到了近千人次,人工工资已经结算了近70万元,这让很多村民在家门口就赚到了钱,还能照顾家庭。”在尕玛堂村支部书记周拉太看来,良好的村集体经济无疑将成为剜穷根的“利刃。”

<  1  2  3  4  >  


[打印]

[[收藏]]

[TT]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