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衍德:
三、下一步工作打算
下一步,农业部、财政部将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加大力度、狠抓落实,扎实推进耕地轮作休耕制度试点,尽快形成制度,加快常态化实施。
(一)制定实施方案。按照中央部署,今年将扩大轮作休耕试点。在总结试点经验基础上,已制定了今年的实施方案。主要体现在两点:一个是,规模上扩大。2018年试点规模比上年翻一番,此后每年按照一定比例增加,加上地方自主开展轮作休耕,力争到2020年轮作休耕面积达到5000万亩以上。另一个是,区域上拓展。轮作在东北四省区的基础上,新增长江流域江苏、江西两省的小麦稻谷低质低效区。休耕在地下水漏斗区、重金属污染区、生态严重退化地区的基础上,将新疆塔里木河流域地下水超采区、黑龙江寒地井灌稻地下水超采区纳入试点范围。
(二)加快形成制度。常态化实施,重在形成制度。今年,要在以下几个方面取得实实在在的进展。一是加快形成轮作休耕组织方式,重点是探索实行中央统筹、省级负责、县级实施的工作机制。二是加快形成轮作休耕技术模式,集成推广一批不同区域生产生态兼顾的耕作制度,形成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用地养地结合的技术模式。三是加快形成轮作休耕政策框架,根据不同区域、不同作物种植收益变化,科学确定补助标准,初步形成中央财政支持重点区域轮作休耕、地方财政自主开展轮作休耕的政策体系。四是加快形成轮作休耕监测评价机制,运用遥感等信息化手段,加强对轮作休耕区域的跟踪监测。科学布局耕地质量监测网点,跟踪轮作休耕区域的耕地质量变化情况。
(三)强化责任落实。督促试点省政府分管领导亲自抓在手上,省、县、乡及试点农户层层落实责任,细化任务、细化要求。试点乡(镇)要与参加试点的农户或新型经营主体签订轮作休耕协议,明确相关权利、责任和义务,保障试点工作依法依规、规范有序开展。
(四)精准指导服务。组织专家制定完善分区域、分作物耕地轮作休耕技术意见,指导试点地区农民尽快掌握技术要领,搞好机具改装配套,落实替代作物种子,做到科学轮作、合理休耕。
(五)加强督促检查。农业部、财政部会同有关部门对耕地轮作休耕试点开展督促检查,重点检查任务落实、资金落实等情况,并进行考核评分。同时,继续开展第三方评估,委托第三方评估机构对试点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等方面进行评价。
谢谢。
2018-02-23 10:16:52
宁启文:
下面请媒体机构向在座各位提问,提问前请通报一下所在的媒体机构。
2018-02-23 10:20:17
光明日报记者:
我想问一下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报告的精神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中央农村工作会议的精神,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扩大耕地轮作休耕制度试点有怎样的部署和安排?谢谢。
2018-02-23 10:20:42
曾衍德:
这个问题提的比较好。因为开展轮作休耕制度试点从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到党的十九大报告,到我们说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和中央农村工作会议都对这项工作提出了要求,这是一项重要任务。农业部和财政部坚决贯彻中央的部署,明确提出要以高度的自觉、担当的气魄、有力的措施,务实创新抓好试点工作。重要的目标是要尽快形成制度,加快常态化实施,我们考虑在思路上就是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牢固树立新发展理念,以绿色发展为导向,以改革创新为动力,落实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突出生态优先、综合治理,坚持问题导向和底线思维,以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不影响农民收入为前提,聚焦重点区域,扎实稳妥集中连片地推进耕地轮作休耕制度试点,加快构建有中国特色的耕地轮作休耕制度,探索形成轮作休耕与调节粮食等主要农产品供求余缺的良性互动关系,促进生态环境改善和资源永续利用,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提供有力支撑。这是我们在思路上的考虑。
在原则上,我们提出“三注重、一尊重”,一是要注重产能提升,休耕不是弃耕,更不能废耕,休耕不能改变耕地的性质,也不能削弱粮食生产能力,这是一条底线。二是要注重政策引导,就是要建立利益补偿机制,对承担试点的农户给予必要的补助,确保试点农户收入不降低。三是要注重问题导向。我们提出要坚持轮作为主,休耕为辅,轮作重点在东北连作障碍区,休耕重点在地下水漏斗区、重金属污染区,还有我们讲的生态严重退化地区。四是要尊重农民意愿,不搞强迫命令,不搞一刀切,让农民自主参与轮作休耕。
2018-02-23 10:22:13
曾衍德:
在目标上,我们提出要加快形成制度,这是最根本的任务,这一点非常重要。我们的目标就是要通过试点建立耕地轮作休耕的组织方式、技术模式和政策体系,探索形成轮作休耕与调节粮食等主要农产品供求余缺的互动关系,建立有中国特色的耕地轮作休耕制度。
在措施上,我们考虑是“三个加强”,一是加强组织领导,试点需要加强组织领导,今后常态化实施更需要加强组织领导,关键是要形成一种责任落实的长效机制,这就是我们提出的要中央统筹、省级负责、县级实施的长效机制,通过这样明确责任主体抓好落实。二是加强政策扶持,因为轮作休耕会调整现有的种植模式,也会影响农户的种植收益,要让农民愿意轮、愿意休,就要有政策扶持。我们提出加快形成中央财政支持重点区域轮作休耕的政策体系,同时鼓励地方自主开展轮作休耕。三是加强督促检查,我们提出的是轮作休耕在哪里,督促检查就到哪里,这一条我们要坚持。现在来看,工作督导是一种有效形式,需要坚持和完善。但是我们还需要利用信息化的技术,比如说利用卫星遥感监测,实时跟踪、实时监测,效果很明显,确保轮作休耕任务落实到位。谢谢。
2018-02-23 10:30:12
中央人民广播电台记者:
我们想关注一下财政方面的支持政策,这两年中央财政支持开展耕地轮作休耕的试点,请问有哪些政策措施?另外,下一步要保证农民不吃亏、有积极性,在中央财政补助政策上面还会怎么进行设计、怎么考虑呢?
2018-02-23 10:37:18
曾衍德:
我们讲的轮作休耕主要的一点是收益的比较、收益的变化,农民算账比我们清楚,这个问题我想请财政部凡科军副巡视员解答一下。
2018-02-23 10:39:46
凡科军:
财政部高度重视耕地的轮作休耕试点工作,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的部署要求,安排专项资金支持开展耕地的轮作休耕试点,并逐步扩大试点规模。2016年开始,中央财政就安排了14.36亿元,试点面积616万亩,2017年安排了25.6亿元,试点面积1200万亩,2018年拟安排约50亿元,试点面积比2017年翻一番,达到2400万亩。为了保证参与耕地轮作休耕制度试点的农民不吃亏、有积极性,我们在实施中不断完善轮作休耕补助政策,补助标准实现两个平衡。第一个平衡,注重作物之间收益的平衡,根据不同作物种植收益的变化,合理测算轮作补助标准,让农民改种以后有账算,不吃亏。比如说,在东北冷凉区,按照玉米大豆1:3的收益平衡点,每亩轮作补助150元。第二个平衡,注重区域间收入平衡,综合考虑不同区域间经济发展水平、农民收入等因素,合理测算休耕补助标准,每亩补助500-800元。补助对象做到两个精准,第一个精准,任务精准落实到户,与每一个试点户签订3年的轮作休耕协议,明确相关权利、责任和义务,特别是休耕地要做到休而不退、休而不废。第二个精准,补助资金精准发放到户,明确补助对象是实际生产经营者,而不是土地承包者,防止出现争议和纠纷。
在这个基础上,我们要求试点省因地制宜采取直接发放现金或者是折粮实物补助的方式,落实到县乡,兑现到农户,并将轮作休耕补助与玉米大豆生产者补贴等政策相衔接,最大限度发挥资金的激励效应。
2018-02-23 10:40:39
经济日报记者:
我关注的问题是,今后一个阶段财政部在推进耕地轮作休耕制度试点以及农业绿色发展方面有什么进一步的考虑和安排?
2018-02-23 10:47:41
凡科军: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生态文明建设,将其纳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五位一体”总体布局。财政部认真贯彻落实,牢固树立绿色发展理念,主动作为,开拓创新。2016年底,财政部和农业部共同研究起草了《建立以绿色生态为导向的农业补贴制度改革方案》,报请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二十九次会议审议通过,并经国务院同意,联合向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和相关部门印发,督促各地抓好落实。同时,按照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创新体制机制推进农业绿色发展意见》要求,进一步健全支持农业绿色发展的体制机制,不断加大对农业绿色发展的投入力度,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
党的十九大提出了加快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建设美丽中国的目标任务,为农业绿色发展指明了方向。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财政部将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引领,牢固树立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观,紧密结合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统筹生产生活生态,坚持质量兴农、绿色兴农战略,持续加大对农业绿色发展的支持力度,督促落实以绿色生态为导向的农业补贴制度,走产出高效、产品安全、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农业现代化道路。在加大耕地轮作休耕试点的同时,还将重点抓好以下四个方面的工作:
一是着力推进农业绿色发展。主要是扩大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试点,建立长江流域重点水域禁捕补偿制度,深入推进新一轮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政策,继续支持湖南重金属污染耕地修复及种植结构调整试点,继续开展秸秆综合利用、果菜茶有机肥替代化肥、废旧地膜回收利用、黑土地保护利用试点,推进种养加一体、农牧渔结合,大力发展绿色循环优质高效农业。
二是大力支持林业生态保护。主要是积极支持实施林业生态保护工程,完善天然林保护制度,扩大新一轮退耕还林还草规模,开展大规模国土绿化行动。
三是统筹推进水资源保护和水生态修复。重点是支持实施河长制、湖长制以及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将地下水超采综合治理范围扩大到河北、山东、山西、河南四个省份,全面推进农业水价综合改革,支持水土流失综合治理,推进江河湖库水系连通。
四是增加农业生态产品和服务供给。积极开发观光农业、游憩休闲等涉及农业相关生态产业,将生态优势转化为发展生态经济的优势,提供更多更好的绿色生态产品和服务,打造绿色生态环保的乡村生态旅游产业链。
2018-02-23 10:49: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