倾情扶贫,勇于创新——记金融扶贫探路人徐一丁

发布时间:2017-10-11 20:03:44 | 来源:中国网·中国扶贫在线 | 作者:许立民 | 责任编辑:魏博

关键词:金融扶贫,勇于创新,精准扶贫

编者按:2017年全国脱贫攻坚奖创新奖获奖者、易地扶贫搬迁贷款的推动者……作为金融机构的一员代表,徐一丁倾情扶贫,勇于创新。他率先提出在贵州打造政策性金融扶贫试验区的构想,并积极推动易地扶贫搬迁贷款,投身脱贫攻坚“头号工程”,成为新时期金融精准扶贫的探路人。

中国网/中国扶贫在线讯 “创新代表有难度,解决难题需要有担当。党中央把金融扶贫作为脱贫攻坚的重要措施来部署,我们只有撸起袖子加油干才能不辜负党中央的期望。”10月10日,在国务院扶贫办主办的“县域发展与脱贫攻坚论坛”上,一位演讲者正娓娓述说他支农扶贫的情怀、争当新时期金融精准扶贫探路人的历程。他,就是2017年全国脱贫攻坚奖创新奖获得者、中国农业发展银行扶贫金融事业部副总裁兼总行扶贫综合业务部、易地扶贫搬迁部总经理徐一丁。

金融精准扶贫的探路人

“做好新时期金融扶贫工作,就要围绕脱贫攻坚的战略部署,敢于担当,主动作为,真抓实干。”徐一丁是这么说的,也是这么做的。新时期的脱贫攻坚,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农发行金融扶贫也没有现成的模式可供借鉴,需要在政府和市场之间、财政与金融之间走钢丝,找到结合点和着力点。这就必须通过创新的手段、创新的机制、创新的模式解决发展道路上的问题。徐一丁牢牢把握精准扶贫的基本方略,积极推动政策性金融扶贫体制机制创新。

“徐一丁为了探索出政策性金融扶贫的可行路径,废寝忘食,患上了严重的胃溃疡。但他仍不管不顾,刚做完胃镜检查和息肉切除术从手术台下来就直奔机场,到扶贫第一线进行调研。”提到徐一丁,中国农业发展银行总行扶贫综合业务部副总经理姜列友既心痛,又敬佩。

正是这种迎难直上、勇于担当的精神,徐一丁成为易地扶贫搬迁贷款的推动者、产业扶贫的探索者,并荣获2017年全国脱贫攻坚奖创新奖,成为全国金融机构的唯一代表。

“在全国脱贫攻坚奖颁奖典礼上,汪洋副总理一边握着我的手,一边拍着我肩膀说,祝贺啊,农发行扶贫工作干得很好,你是农发行的代表,要继续努力。我心里十分感动,此次获奖,我想到最多的就是感恩。感恩我们赶上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时代,党中央对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作出了重大战略部署,为我们投身于伟大的扶贫事业提供了广阔的舞台;感恩我们国家有关部委,特别是国务院扶贫办对农发行投身扶贫事业的热忱鼓励和鼎力支持;感恩我们农发行党委确立了以服务脱贫攻坚统揽业务全局的战略定位,构建了全行全力扶贫的工作格局;感恩我们全行同志秉承家国情怀、凝心聚力、奋力攻坚。”徐一丁谦逊地说,他只是众多扶贫群体中的一员,只是怀着对“三农”的赤子之心、带着与生俱来的扶贫情怀做了点该做的事情。出身农家的他,尽最大努力反哺养育他的土地,人生之路从未与支农、扶贫分开。

“这次获奖,是对徐一丁同志本人敢于担当、勇于创新的肯定,更是对农发行扶贫工作的肯定,是对扶贫战线全体同志艰辛努力、拼搏奋斗的肯定,是农发行的荣耀。”中国农业发展银行总行副行长鲍建安表示。

农发行“贵州奇迹”的创造者

徐一丁出生贫困农家,长期在贫困地区工作生活,对贫困之苦有着深刻的感悟,有切肤之痛,立志把服务农民和农村作为毕生的追求。2014年1月,徐一丁由农发行云南省分行副行长升任贵州省分行行长。针对贵州作为全国贫困人口最多、贫困面积最广、贫困程度最深之省的情况,徐一丁提出了打造扶贫开发试验区的设想。


      一年时间,他走进贵州9个市州、30多个贫困县,进村入户,广泛调研,尤其是6次深入毕节——这一乌蒙山集中连片特困地区“腹心”的最贫之地,并向农发行总行主要负责同志汇报扶贫。最终农发行将毕节列为首个“农发行扶贫开发试验区”,也是全国金融机构第一个金融扶贫试验区,开始了金融扶贫创新探索之路。

在贵州六盘水,徐一丁积极帮助政府破解具有禀赋优势的猕猴桃产业贷款难、基地建设无法启动的窘境,配合当地政府设计了“土地流转+公司+合作社+农户+‘三变’入股分成”的运作模式,给予政策性信贷支持。项目成功实施后,带动当地农民年人均增收3000元,该项目成为“农村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全国“三变”改革的发轫。

徐一丁心系农村贫困孩子,为保障农村贫困学生营养改善计划顺利实施,他主动配合地方政府想办法,采取先贷后补的模式给予政策性信贷支持,覆盖了贵州全省29个县,167.8万中小学生。针对贵州交通、水利、教育等经济社会发展瓶颈制约,他大力推动基础设施扶贫,贷款审批量和贷款增幅居当年全国农发行系统之首,创造了农发行的“贵州奇迹”。

易地扶贫搬迁贷款的推动者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作出到2020年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的庄严承诺。2015年,党中央吹响了打赢脱贫攻坚战的集结号,当年6月,徐一丁受命筹建农发行扶贫金融事业部,带着不足十人的团队,开始了支持易地扶贫搬迁——这项新时期脱贫攻坚“头号工程”的研究推动。

“当时,农发行扶贫开发事业部刚刚筹备,大家都没经验。易地扶贫搬迁的政策国家尚未明确,但地方政府的金融需求非常迫切,徐总当时就说,‘等不是办法,干才有出路。’他身先士卒,率先垂范,带着我们遍步10多个省份实地调研,深入了解易地搬迁的现状和需求,迅速完成了调研报告,研究设计了易地扶贫搬迁金融服务运作模式和方案。两个月后,在全国金融系统率先推出了易地扶贫搬迁项目贷款产品,实现了易地扶贫搬迁贷款首笔投放。”农发行员工汪栋说。

实施易地搬迁的区域多为生存环境差、不具备基本发展条件的区域,除了国家确定的1000万建档立卡贫困人口需要搬迁之外,仍有大量贫困人口和非贫困农户需要整村同步搬迁,这是易地扶贫搬迁的有机组成部分,各地政府强烈希望金融统筹支持。徐一丁坚持实事求是,统筹谋划,设计了“整体推进、统分结合、精准落地、保本经营、封闭运行”的支持方案,把同步搬迁人口纳入支持范畴,有力推动了搬迁工作的开展。2016年9月,国家出台《全国“十三五”易地扶贫搬迁规划》时,充分考虑了农发行的意见,把647万同步搬迁人口一并纳入了搬迁规划。截至2017年8月,农发行累计投放各类易地扶贫搬迁贷款2374亿元,成为支持易地扶贫搬迁名副其实的主力银行。

产业扶贫的探索者

在贫困地区,发展产业的底子薄、基础弱、风险高,产业扶贫是当前金融扶贫的最短板。农发行在实践的基础上,探索出信用保证基金模式、东西部合作模式、扶贫实验示范区模式、扶贫批发贷款模式、万企帮万村模式、合作共建模式、扶贫过桥贷款模式、致富带头人与龙头企业相结合模式等,大力支持产业扶贫并取得初步成效。近期在山西吕梁召开了“中国农业发展银行支持深度贫困地区脱贫攻坚现场会”,重点宣介推广了产业扶贫的“吕梁模式”。

徐一丁说:“贫困地区发展、贫困群众脱贫,归根结底最后一公里要靠产业支撑。‘吕梁模式’把地方政府的组织优势、地缘优势与政策性银行的融资优势、专业优势结合起来,政府、银行、企业三方合力培育市场机制,共谋发展,共担风险,有效破解了产业扶贫‘贷款难、贷款贵’的痛点。”

农发行扶贫金融事业部创建不到两年时间,率先创新开发了光伏扶贫、旅游扶贫、教育扶贫、网络扶贫、扶贫过桥、扶贫批发等众多专项精准扶贫贷款产品,全方位覆盖脱贫攻坚资金需求。

“脱贫攻坚是第一民生工程,我们的工作必须得到贫困群众的认可,必须经得起历史的检验。兑现承诺,不忘初心!”徐一丁表示。

点滴汇聚,终成大海。截至2017年8月,农发行精准扶贫贷款余额达10347亿元,比2015年底增长4696亿元,贷款余额及增量均居全国金融机构之首。徐一丁表示,农发行愿与各个部门、各级政府、各家企业一起,加强合作、携手并进,用真情真意、全力全心做好工作,为到2020年打赢脱贫攻坚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做出应有的贡献!(许立民)


[打印]

[[收藏]]

[TT]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