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电视台记者:
今年已经是2017年了,距离2020年只有不到三年的时间,不少农民其实现在还并不富裕,增收在前几年持续快速增长的基础上现在面临了很大的难度。请问,接下来将采取哪些具体有效的措施,来帮助这些农民尽快的增收致富,让他们和全国人民一道迈入全面小康。谢谢。
2017-09-29 11:04:52
韩长赋:
近两年,由于受国际农产品市场价格影响,农产品价格增长不多,农民经营性收入增长不多;农民打工收入也在增长,但是增幅有所减慢。怎么使农民收入增长有后劲,确实是一个问题。你讲到很快就要到2020年了,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所以,我们还要把农民增收作为“三农”工作的核心任务,抓住不放。
我想,保持农民增收好势头有几点:第一,要稳定家庭经营收入的基本面。具体来说,一是抓提质增效,要把优质、绿色、生态、安全的农产品生产摆在突出位置,要培育农产品品牌,使好产品再卖出好价钱。二是节本增效。节本就是增效、就是增收,要结合农业绿色发展,大力推广节水节药节肥节电节油技术,降低农业生产资料、人工、流通等成本。三是规模增效。要引导发展适度规模经营,通过扩大生产经营规模来增加农民收入。
第二,拓宽农业增收新渠道,把农业多功能价值发掘出来,包括培育休闲农业、乡村旅游、创意农业、农村电子商务等新产业、新业态,还有农民工返乡创业,刚才韩俊主任已经比较详细的说明了这个问题。
第三,赋予农民的更多财产权利。现在农村里还有很多资产处在沉睡的状态,还没有转化为农民的收入。我们要落实中央部署的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措施,扩大集体产权制度改革试点,把这些资产确权量化到户、到人,盘活农村资产,实现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让更多农民享受到改革的红利。
第四,要推进特色产业精准扶贫。促进贫困农民增收更为关键。贫困地区虽然生产设施条件差一些,但是有山青水美污染少的优势。所以贫困地区因地制宜发展特色产业,比如说蔬菜、瓜果、茶叶、桑蚕、食用菌、中草药等等,通过发展特色产业来带动贫困人口脱贫增收。通过这些措施,我们还是有信心、有办法能够保持农民收入持续稳定增长。我们的目标还是“两个高于”,就是让农民收入的增幅高于GDP、高于城市居民收入的增幅。谢谢。
2017-09-29 11:16:23
路透社记者:
我有两个问题。第一,今年环保新规实施以来,很多省划定禁养区,上半年大概有20万农场被关停,请问目前实际减少的猪有多少头?今年年底环保行动结束后,预计生猪的存栏会有什么样的影响?第二,关于乙醇的政策。本月中国宣布计划2020年全国范围内基本实现燃料乙醇汽油全覆盖。请问,中国要实现这个目标的话,预计需要消化多少玉米?中国是否将有足够的玉米,或者如有很多人预测,需要进口玉米和进口原料乙醇。谢谢。
2017-09-29 11:16:46
叶贞琴:
处理生猪养殖污染问题很重要。农业部在这方面贯彻落实中央决策部署,主要在四个方面做文章,目的是处理好生产发展和环境保护的关系。第一个是“禁”,在集中饮用水水源保护区、风景名胜区等重点地区,包括一些教育、科技园区等,划定禁养区。国家有明确的政策,农业部和有关部门也出台了技术指南。
第二个是“限”。对南方一些水网密集、养殖量比较大的地区,承载力不够的地方禁限养。
第三个是“转”。把生猪养殖向环境承载容量较大的地区转移,如到东北地区,那里有玉米,土地也比较多。
第四个是“治”。采取生态养殖、资源化利用等方式治理畜禽粪便、治理环境污染。通过这四个方面能够处理好生产发展、保障供应、环境保护、生态友好的关系。目前来看,东北容量环境比较大的地区,接纳了南方水网地区不少的生猪养殖。我想这个可能是一个趋势。同时,我们要提醒在禁养的过程中,不能简单的一禁了之,必须科学划定,严格控制禁养范围,维护好农民利益。
总而言之,我们通过“禁、限、转、治”四个方面处理好生猪生产发展和环境保护的关系。
2017-09-29 11:28:57
韩长赋:
我补充两个数字。第一个数据,就是现在猪的饲养量。存栏量应该说有一点减少,但是总体还是稳定的,存栏量和出栏量加在一起,全年大概在12亿头左右。第二个数据,就是现在生猪的规模化养殖,500头以上的规模化养殖已经占到接近一半左右。这有什么好处呢?一是控制疫病方便,二是治理粪物也方便。
2017-09-29 11:29:31
韩俊:
刚才你讲到用玉米来加工燃料乙醇,会产生什么样的影响。前不久,我国15个部门联合发布了这方面的规划,提出要把燃料乙醇产能再增加800万吨。现在用粮食生产燃料乙醇只有260~270万吨,也就是说,这个规划如果实施到位的话,产能将会达到1000万吨。这是一个什么概念?每3吨粮食可以加工1吨燃料乙醇,如果全部用玉米进行加工生产,1000万吨的产能就要用3000万吨玉米,即600亿斤。提出这个规划,一个重要考虑是玉米过去连年丰收,积累了全世界最庞大的库存。玉米储存期比较短,库里的粮食要找到出路。现在是多渠道积极消化政策性粮食库存。据国家有关部门测算,以现在库存粮食总量来说,现在扩大燃料乙醇产能短期内不会对粮食供求造成大的影响。通过消化库存,将使得玉米能够在三五年之内逐步恢复到供求基本平衡状态。现在我们也不是只用粮食来加工燃料乙醇,大家可以看一下15个部门发的规划,是要采取多种方式发展燃料乙醇。除了直接用玉米来加工燃料乙醇以外,还积极用作物秸秆等原料来加工燃料乙醇。
从我国国情来说,发展燃料乙醇,政策导向是非常清楚的。那就是,不能与粮食争地,不与人争粮。中国人多地少,首先要保证吃饭问题,这是我们一个基本方针。你讲到中国发展燃料乙醇会不会从国外进口玉米,很多人都跟我提这个问题。刚才实际上我已经回答了这个问题,我们现在发展燃料乙醇扩大产能,首先是为了消耗库存玉米。我想,从我国的国情来说,通过大量进口国外玉米来发展燃料乙醇这个产业,不大符合实际。
我就回答这些。谢谢。
2017-09-29 11:47:58
人民网记者:
今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了坚持把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作为主线,台上两位领导也作了介绍,目前进展如何,能否再进一步做一些介绍。谢谢。
2017-09-29 11:49:00
吴宏耀:
刚才韩长赋部长、韩俊主任对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都有介绍。我想,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就是用改革的办法推进农业结构调整,使农业供给更好契合需求变化,更好满足消费需求,使农业强起来、农村美起来、农民富起来。近两年来,各地区各部门认真贯彻落实中央一号文件精神,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取得了积极进展和明显成效。主要表现在“三个调”和“三个激活”上。
一是农业生产结构不断调优。优质特色成为农业发展的导向。过去我们以产量论英雄,现在大家靠优质特色来打品牌、闯市场、促增收。中央一号文件提出的粮食生产功能区、重要农产品生产保护区、特色农产品优势区等“三区”建设全面启动。现代农业产业园、农业科技园区、返乡创业园等“三园”创建深入展开。全国优质专用、特色农业发展迅速。畜禽养殖布局加快调整,这方面刚才韩部长也作了介绍,渔业产能不断优化,农产品和食品质量安全形势持续向好。
二是农业发展方式持续调绿。绿色生态成为农业发展共识,刚才韩部长和韩主任作了介绍,我这里不展开了。
三是农村产业结构加快调新。特别是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农村新产业新业态蓬勃发展,为农业农村发展注入了新动能,也成为农业农村发展最突出的亮点。总体看,田园的价值、农村的价值,包括生态价值、文化价值,还有休闲旅游、观光体验、养生康养等功能和价值正在被重新认识,农村正在成为投资兴业的热土。从统计数字看,全国固定资产投资第一产业这几年都持续高位运行,高于二产、三产的增幅。
农村这片广阔天地,是可以大有作为的。一些地方提出,农村要让城市更向往。我们认为,以后会有更多的农村让城市更向往。
农村改革方面,主要是“三个激活”:一是激活市场。粮食等重要农产品收储制度改革取得了显著成效,特别是玉米“市场定价、价补分离”改革,棉花目标价格改革等成效好于预期,初步建立了农产品价格市场形成机制,激活了全产业链市场主体,保障了农民的基本收益,提升了农业综合效益和竞争力。进口玉米价格现在和国产玉米价格基本保持一致,各方面的市场主体积极踊跃参与玉米收购。从去年玉米收购形势来看,改革取得了非常重要的成果。
二是激活要素方面。农村土地“三权分置”改革、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农村土地“三项改革”试点全面展开。通过改革,农村资源开始盘活,农村要素开始流动,农村潜力正在逐渐地发挥出来。
三是激活主体方面。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服务主体不断发展壮大,多种形式农业适度规模经营稳步有序推进。与此同时,各地区各部门高度重视小农生产、扶持小农生产,通过加强联合与合作,强化服务和利益联结,正在逐步将小农生产纳入农业现代化轨道。谢谢。
2017-09-29 11:49: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