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帕米尔高原:丝路古道上的坚守与变迁

发布时间: 2017-08-07 13:47:36 | 来源: 新华社 | 作者: 佚名 | 责任编辑: 王虔

关键词: 喀拉塔什其木干村,增收致富,铁日孜窝孜,帕米尔高原

“铁日孜窝孜”夏牧场,喀拉塔什其木干村村民阿依古丽·博热瓦依拿着点燃的牛粪回家生火做饭(7月21日摄)。

每年六、七月间,生活在帕米尔高原慕士塔格峰脚下的克孜勒陶乡喀拉塔什其木干村的牧人们便会骑着马和毛驴,带上全部家当,穿越沟壑深谷,踏行古丝路的狭长牧道,追寻人畜赖以生存的“世外桃源”。帕米尔高原古称“葱岭”,平均海拔3000米以上,高山沟壑间却隐藏着一条条古代商旅的贸易通道,其中一条便通往喀拉塔什其木干村牧人们的“世外桃源”——地处海拔4100米的“铁日孜窝孜”夏牧场。要想到达这里,需从克孜勒陶乡进山,翻越一座海拔4000米的高山,再穿越一处峡谷。一路上巨石密布、路面湿滑,要翻山越岭、淌河过桥,实不辜负“铁日孜窝孜”在柯尔克孜语中“难觅之境”的意思。

经过近10小时的艰苦跋涉,牧民们终于抵达“铁日孜窝孜”夏牧场。这里绿草正劲,花开遍野,远远望去,犹如一块毛毯挂在半山腰上,背后的慕士塔格峰云雾缭绕,几处灰白色毡房升腾起缕缕炊烟。然而,仙境一般的“铁日孜窝孜”夏牧场却像一座“孤岛”——不通路、不通电、不通网,没有手机信号,大多数孩子在乡镇和县城读书,只有在寒暑假时才回到村里。喀拉塔什其木干村的195户牧民有132户是贫困户,年收入不到2500元,是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阿克陶县的深山特困区域。为了让他们摆脱贫困,当地政府决定到2020年,将这里所有贫困户分批搬迁至阿克陶县县郊,为他们提供免费住所和蔬菜大棚,并通过劳务输出、就地就业等方式帮助他们增收致富。尽管舍不得深山家乡,但这个决定还是得到了村民的认同和支持。变化的是生活方式,坚守的却是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这样恶劣的环境里我们都能生存下来,下山重新开始完全不同的生活我们也能慢慢适应。”30岁的村民买买提·霍加说。

新华社记者江文耀 摄

1   2   3   4   5    


[打印]

[[收藏]]

[TT]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