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和非洲学者从《摆脱贫困》一书探寻中国减贫经验

发布时间: 2017-06-23 09:25:32 | 来源: 人民日报 | 作者: 吴绮敏、胡泽曦、暨佩娟、李志伟、王云松 | 责任编辑: 张昊

关键词: 减贫,摆脱贫困,思想资源,种子,弱鸟先飞

南非人类科学研究委员会研究员亚兹妮·艾波尔在对话会上仔细梳理了宁德从1987年到当前的具体发展变化。她从中得出的结论是,非洲若想真正取得减贫突破,就不要讲空话,不要秀概念,而是要找到适合自己的政策,然后全力去干。她说:“习近平刚到宁德工作的时候,那里的状况非常落后,但是他十分强调自主性的问题。非洲应该高度重视这样的观点,让贫困地区的人民学会依靠自己。非洲很多地方现在还停留在‘工业1.0’时代,再加上非洲发展制造业面临着东南亚等地区的激烈竞争,因此我们必须要抓紧从自身做出努力。”

非洲能力培养基金会代表伊曼纽尔·纳多齐博士如是理解“弱鸟先飞”理念:“从习近平主席的书中,我们可以看到,减贫需要一种软性能力,即面对贫困的正确心态,人民必须要改变贫穷的心态。在非洲能力培养基金会看来,非洲同样需要努力摆脱‘习惯于贫困’的心态,防止它阻碍我们实现自己的发展目标。”

因地制宜,找到比较优势

“靠山吃山唱山歌,靠海吃海念海经。”这是习近平主席当年就闽东地区农业发展所提出的具体思路,彰显因地制宜探寻发展路径的科学思维。在参与对话会的中非代表们看来,非洲减贫发展,同样需要根据不同地区的具体情况来设计具体政策,找到各自国家或地区的比较优势。

长期从事中国扶贫开发事业研究工作的黄承伟告诉记者,中国扶贫开发的一条重要经验就是根据各个地区的不同特点、经济发展的不同阶段、贫困人口的不同变化来设计、调整扶贫政策。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对贫困问题的趋势和特征、对扶贫工作在整个经济发展全局中的位置作出新判断,提出实施精准扶贫,这是因为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以后,剩下的贫困问题都属于硬骨头,脱贫难度大,必须精准识别、精准施策。

“我对中国扶贫工作印象最为深刻的一点是,每一个县都知道哪些人是穷人、他们住在什么地方,并基于不懈调研来制定政策。”喀麦隆《论坛报》资深记者班昆·高德勒夫·科雷斯在会上如是说。他认为,非洲官员们同样需要认识到,有效的扶贫政策不是坐在空调房里想出来的,中国在实地研究的基础上制定政策这种做法,值得非洲借鉴。“一些人总是希望有万能的政策,但这是不可能的。我们需要学习中国的经验,但我们同样不能简单地复制中国方式,应把中国经验和当地实际情况结合起来。”

刚果(金)阿斯论坛媒体集团总编何塞·纳韦吉同样向记者表示,从理论层面和实践层面讨论贫穷是两回事,这正是宁德减贫经验的重要意义所在,“减贫工作需要协调政策和治理,减贫应当深入到田间地头,而非在办公室里”。

“宁德是一个非常好的例子,因为宁德是一个普通的地方,全球各地区其实都有‘宁德’这样的地方”。亚兹妮·艾波尔告诉记者,时至今日,减贫依旧是人类发展绕不开的话题。《摆脱贫困》一书对非洲减贫的启示是,应当因地制宜对政策进行调整,只有从当地实际情况出发,各类投资才能挖掘出当地的比较优势,进而推动发展。

“滴水穿石”,展现政治担当

“我赞赏‘滴水穿石’的精神,赞赏默默奉献的精神,提倡干部埋头苦干,着眼于长期的、为人铺垫的工作。”《摆脱贫困》一书中,习近平主席所推崇的“滴水穿石”精神,生动诠释了真挚深厚的为民情怀,体现了矢志不渝、奋斗不息的进取品格。

中国翻译协会常务副会长黄友义参加过习近平主席著作的对外翻译工作。他在会场对记者表示,扶贫是面向全球所有国家的共同话语,政府在其中需要发挥的作用无可替代。《摆脱贫困》一书中记录,当时宁德地区不少民众对一些事实上没有实施条件的大项目抱有很大热情,但习主席强调,宁德发展不能随风起舞,只能从实际出发。黄友义认为:“这样的做法,恰是展现了为政者的担当精神。这样的担当精神,对于不同国家推进减贫事业,都具有普遍性意义。”

     1   2   3    


[打印]

[[收藏]]

[TT]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