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镜头中的脱贫故事】蚕宝宝助力那坡县村集体增收

发布时间: 2017-06-07 10:55:09 | 来源: 中国网·中国扶贫在线 | 作者: 开可 | 责任编辑: 张昊

关键词: 蚕茧,空壳村,饲养,那坡县,村民

“种桑养蚕是产业之一。过去村里是没有村集体收入的。今年年初我们就自己探索,开始的时候想学习深圳的村民合作社模式。但是我们没有合作基础,因为土地都是农民在自己经营。所以我们探索出来一条新路:成立一个村级的便民服务有限公司,按照公司法层层选举,将村支书选举为董事长。” 黄卓远说。

今年收购蚕茧的工作从4月中旬就开始了,截至6月3日,公司已收购蚕茧11万斤,收益3.3万元 。

若蚕破茧成蝶再产卵,一般会让其将卵产在一张白纸上。这一张白纸上的卵虽然总重量只有8克左右,却包含着2万5千到2万7千只幼蚕。幼蚕由村里派人统一饲养,“如果让村民自己养小蚕,养的数量少了是浪费时间,养的多了等长大了,又没有足够的空间养它们。所以有专门的人来育幼蚕,养到(幼蚕)二龄的时候,就会分配给村民自己养。”那乐村村支书、便民服务有限公司董事长黄关勇说。

那乐村养蚕遵循着“六个统一”原则,即统一桑源、统一用肥、统一防治、统一饲养、统一销售、统一无害化处理。据介绍,从饲养幼蚕到形成蚕茧需要19天,也就是说饲养一批蚕的周期是19天。一年差不多可以饲养15到17个批次。黄关勇说,去年村里有一户人家,一对40多岁的公婆,光靠养蚕就收入了7万6千元左右。

收购蚕茧受益3.3万元,再加上承包清洁工程项目收益2.7万元、出租旧村部收益0.72万元,上半年,公司收益合计6.72万元。下半年,公司预计可收购蚕茧14万斤,收益4.2万元。这些收益中,15%作为公司管理机构计酬工资使用;5%作为公司其他股东分红;50%归村集体所有,30%作为公司日常运转和扩大再生产使用。

在以前,没有集体收入的村子只能依靠每年一到两万元的补贴来维持村两委的正常运转,再无力为村民服务。“现在有了村集体收入,村两委的凝聚力和战斗力进一步提高。等发展到一定程度,村民会主动参与到村务中,激发他们的自治意识和能力。” 黄卓远说道。

作者 中国青年网 开可

     1   2  


[打印]

[[收藏]]

[TT]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