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两个手机换着接电话还是忙不过来,每天打电话让送鸡蛋的人都排成了长队。”返乡创业的甘肃庆城县南庄乡何塬村村民俄向全在大山里成就了自己的致富梦。从2013年开始至今,俄向全的循环农业综合农场已累计投资近200万,除了散养芦花鸡之外,他还建了鱼塘吸引垂钓爱好者前来比赛,种植樱桃、苹果等果蔬推出采摘活动,乡村旅游业发展的红红火火。同时也吸引了附近村民在农场打工,成了十里八乡的致富带头人。
地处西北的甘肃长期以来是全国最贫困的地区之一。自然条件差,发展基础弱,扶贫工作难度大。
通过近两年坚持不懈的努力,甘肃省脱贫攻坚取得了明显的阶段性成效。全省贫困人口由2011年末的842万人下降到2016年末的227万(其中2016年减贫69万人),贫困发生率由40.48%下降到10.9%,贫困地区群众生产生活条件明显改善,群众的获得感不断增强,涌现出了许多像俄向全这样的致富能人。
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甘肃省这场脱贫攻坚战的成效如何?扶贫对象精准不精准?扶贫措施管不管用?脱贫之后能不能稳得住?百姓的辛福感有没有提升?在甘肃省第十三次党代会召开前夕,带着这些问题,记者深入甘肃基层一线采访,从发生在老百姓身上的一个个故事中找到了答案。
扶贫对象要准
让真正需要帮扶的贫困群众跟上队、放下心
赵娇钱蹲在沟边忙着农活,身后是他一家4口居住的三个窑洞和院子里码放整齐的8堆砖块。
“别踩着地上打点的线。”见到有人走向窑洞,赵娇钱赶忙喊着。葛崾岘办事处副主任夏维成冲他回了一嗓子:“盖新房子不用这么紧张吧?”说完,两人笑着互聊起家常。
51岁的赵娇钱是甘肃省庆城县葛崾岘办事处天子村天子组村民,夫妻二人有个上初中的女儿,家中还有80多岁的老父亲需要照料。由于家境贫寒,妻子又被确定为残疾人,赵娇钱成为村里二类低保户,享受人均每年2800多元的补贴。去过他家的干部和村民都说,赵娇钱应该被算作贫困户,但按照年收入低于2736元的标准,赵娇钱未被纳入。
“虽然连同残联补助有16500元的危房改造补助资金,但是要盖新房子,还差得太多。”赵娇钱说。以前,每天面对三个窑洞和家里的实际困难,他对生活越来越没有信心,索性破罐子破摔,靠着“救济款”混日子。让他重新找回生活信心的,是当他得知自己可以享受当地5万元10年免息贷款以后。盖好房子,再养些牛作为后期发展的产业,成了赵娇钱去年10月第一次见到记者时心里最着急的事;而当今年4月记者再次见到赵娇钱时,他已经住进了宽敞的安架房,身上透着春天的精神气儿。
赵娇钱所说的5万元贴息贷款,是庆城县为全面提升群众安全住房标准实施的“告别窑洞”工程。首批配套贷款资金1.5亿元已经于2016年全部发放,后续资金还在持续发放。对于分散建房户贷款5万元、集中建房户贷款8万元、乡镇所在地购买商品房贷款10万元这三种情况,10年内均享受政府全额贴息。庆城县扶贫办副主任张恩武告诉记者,“告别窑洞”工程让许多贫困户和非贫困户享受到了金融扶贫支持住房提升改造的好处,“像赵娇钱这样有发展致富想法的人,解决了住房问题就等于消除了他的后顾之忧,真正把他带上了发展的车道。”
既要“走遍”,还要“全联”。在甘肃省启动精准扶贫回头看行动后,扶贫对象准不准是各地干部摸查核实工作中的第一环。精准扶贫准不准,既关系精准扶贫效果,也关乎精准扶贫的群众满意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