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北京5月21日电(记者高亢、刘硕、王海权)多年扎下的穷根如何拔除?防止返贫的防线如何建立?扶贫干部应该扮演怎样的角色?近日,新华社记者分多路到基层蹲点调研,探究贫困地区脱贫的具体实践。
因地制宜,土地里刨出“金疙瘩”
安徽石台县七都镇河口村地处皖南,共有432户村民。2014年下半年,驻村第一书记李朝阳来河口村的时候,经精准识别,全村建档立卡贫困户有141户,差不多占了三分之一。
考察实地情况后李朝阳发现,这里山清水秀,发展现代农业的基础很好。于是,两年里,河口村先后成立了食用菌种植、生态富硒茶种植、生态黄牛养殖等合作社,贫困户都参与其中。在合作社的带动下,大家不仅脱了贫,还走上了致富路。截至2016年底,还有未脱贫建档立卡贫困户10户,贫困发生率降到2%以下。
像河口村一样,把本地资源变成致富门路的贫困村还有不少。山西省长治市武乡县上司乡岭头村地处太行山西麓,山大沟深,交通不便,苦于找不到致富手段。
来自长治市教育局挂职的“第一书记”史小兵看到优越的自然条件,萌生了发展乡村旅游的想法,“虽然山高路远,但村里这么好的自然资源,何不把资源变成优势?”
办梨花节,搞农家乐,岭头村的乡村旅游搞得风生水起。游人带来了消费,一些贫困户通过办农家乐、卖土特产实现增收千余元。
2015年9月,黑龙江省绥化市兰西县兰西镇林盛村第一书记马国泽到任后,仔细研究当地的条件,决定从黑土地里刨出一条致富路,带领村民调整种植结构,发展绿色有机农副产品,种植小杂粮和一些新奇果蔬,采用“互联网+”的销售模式,还创办了“呼兰河右岸”品牌。当地的贫困村民没想到,看似普通的土地里也能长出“金疙瘩”。“以往种植玉米每亩只能挣200元,如今一个蔬菜大棚就能增收3万元。”马国泽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