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武威市:“下山入川”的易地扶贫搬迁

发布时间: 2017-04-17 09:50:34 | 来源: 经济日报 | 作者: 齐慧 李琛奇 顾阳 | 责任编辑: 魏博

关键词: 大棚,古浪县,川区,村民,金色大道

产业配套“稳得住”

村民从山上搬下来后,生活条件有所改善,可如何能“稳得住”?从根本上解决脱贫问题,武威市有自己的创新思路和新探索。

上午9点多,村民白天成带着他刚刚摘下来的茄子到收购站去卖。从去年10月份开始种大棚,这已经是他第4次去卖茄子了,一共卖了3000多元。

“我原来在山上养羊,搬下来后,政府给每户分了大棚,我就开始种茄子了。”白天成说,自己没种过大棚,村里的技术员都是手把手地教,等都学会种好了,一年一个大棚的收入能有2万多元。

为了实现武威市提出的“当年下山、次年脱贫、三年致富”的目标,古浪县大力发展设施农牧业+特色林果业主体生产模式,为“下山入川”移民群众提供户均2座大棚、人均1亩的经济林。

“为了教会村民种植,让产品有销路,镇上还对接了农业公司。”西靖镇党委书记杨昆山说。

正在收茄子的陕西恒润现代农业有限公司总经理杨建军就是政府主动对接来的。

“这里光照长、温差大,特别适合种植东方长茄。茄子主要销往西安、重庆等地,销路特别好。”杨建军说,公司为村民提供种苗、技术,并负责收购,“村民只要愿意干,1个大棚1年2万左右的收入是可以保障的”。

“这全钢架的大棚不便宜,老百姓有钱建吗?”就在收购站的旁边,记者看到一排排钢架结构的大棚闪着银光。

“这个不用担心,政府有补贴,有贷款,百姓用得起。”杨昆山说。

正在大棚里干活的村民朱有礼,给记者算了笔账:“建一个大棚成本大概6.5万元,政府补贴4万元。我家有两个大棚,又通过精准扶贫专项贷款获得5万元政府贴息贷款,基本不用自己出钱了。一个大棚要是有2万元的收入,一年半我就能还上贷款,两年就开始挣钱啦。”

培育特色优势产业已经成为武威市实现贫困群众稳定脱贫,推动农业发展方式转变的重要手段。据武威市以工代赈办主任郑月华介绍,目前,武威市充分利用日光温室、暖棚建设、良种引进、贷款贴息等国家和省市产业扶贫资金,用于扶持贫困群众发展设施农牧业+特色林果业的主体生产模式,因地制宜发展反季节瓜菜、红提葡萄为主的设施种植业和以酿造葡萄、皇冠梨、红枣、枸杞为主的特色林果业,以肉羊、肉牛、兔子为主的设施养殖业。

山川长青三方赢

3月的铁柜山已经开始有绿草萌生,再过一两个月就将是一片生机盎然的美景。

“自从村民搬下去,铁柜山的植被恢复很快。”王贵说,这几年铁柜山林区已经发现有狐狸、狼、石羊等野生动物了。

“整容”的不只有铁柜山,如今已经配套成熟的黄花滩移民新村,原来是一片沙漠。黄花滩移民安置点靠近腾格里沙漠南缘。“沙上墙、羊上房,沙丘起伏、狂风肆虐”,这是黄花滩最初的模样。

为何要搬到这里?

“实施‘下山入川’工程,关键问题就是人往哪里搬。”郑月华说,古浪县北部沙区有大片土地,因缺水而长期闲置,工程实施之初,市委就制定方案,通过实施古浪县生态移民暨扶贫开发黄花滩项目水利工程,解决农业灌溉问题,盘活这片沙地。

2011年,古浪县开始实施黄花滩“下山入川”工程项目,利用黄花滩8.62万亩荒漠、沙漠,以“金色大道”为中心线,在地势平坦,交通便利的省道308线、“金色大道”和民调渠沿线通乡油路之间建设了12个中心村,每个村安置4000多人。

“要让群众安下家,还得着力治住沙。”实施“下山入川”工程以来,武威市在黄花滩移民区周围治沙造林,改善生态。2012年以来,北部沙区累计完成治沙造林29.83万亩,封沙育林52.8万亩,农田林网2.06万亩,通道绿化1120公里,义务植树1251万株,沙区前沿林草植被由治理前的20%恢复到了60%以上,仅2016年就完成防风固沙林6万亩,栽植各类苗木2000多万株。腾格里沙漠和巴丹吉林沙漠的围夹合拢之势被遏制,曾经贫瘠的荒漠上重现生机盎然的绿洲,真正实现了经济、社会、生态效益的“三赢”。

据了解,2011年以来,古浪县累计减贫15.6万人,贫困人口下降到4.7万人,贫困面由55.19%下降到13.31%。

     1   2  


[打印]

[[收藏]]

[TT]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