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武威市:“下山入川”的易地扶贫搬迁

发布时间: 2017-04-17 09:50:34 | 来源: 经济日报 | 作者: 齐慧 李琛奇 顾阳 | 责任编辑: 魏博

关键词: 大棚,古浪县,川区,村民,金色大道

  ▽ 甘肃武威西靖乡阳光新村移民社区。许吉年摄

△ 甘肃武威移民新村村民朱有礼正在管理自己的日光温室茄子。本报记者李琛奇摄

原标题:山上川间两重天——甘肃省武威市“下山入川”易地扶贫搬迁的新实践

2011年,甘肃省武威市启动实施海拔2800米左右高深山区贫困农牧民“下山入川”生态移民工程,建成古浪黄花滩、天祝南阳山片等生态移民安置区,6年累计完成“下山入川”生态移民超过3.5万户、13万人次。长期生活在高深山区的贫困农牧民移居川区,脱贫致富拔穷根,走出了一条“建棚子、栽林子、抓票子、盖房子、过上好日子”的扶贫开发新路子。

甘肃省武威市有条“金色大道”,起于武威市凉州区金太阳高新技术产业园,终于古浪县大靖镇,全长185公里。

虽然叫“金色大道”,但这条大道并非处处是黄金。相比起点高新产业园欣欣向荣的景象,作为“金色大道”终点的古浪县却还是国家级贫困县。

导致贫困的原因有很多,居住地自然环境恶劣是其中重要的因素。武威市的贫困人口主要分布在祁连山高深山区、浅山干旱区和北部沙漠边缘,生态性贫困成为制约武威经济社会发展的一大瓶颈。

搬离深山建新村

离古浪县城10多公里处有一座铁柜山,属于祁连山脉分支,海拔2800米,虽不算高,但基本都是土沙路,道路实在难走,就算开车也要半个多小时。

“这片山上原来有3个村子,近3000名村民。村民主要靠种植小麦、豆类等农作物为生,因常年干旱少雨,都是靠天吃饭,人均年纯收入不足1200元。”古浪县十八里堡乡党委书记王贵对《经济日报》记者说,山上条件艰苦,行路难、就医难、上学难、饮水难、增收难等问题十分突出。

在山上,记者看到了搬迁后一座座废弃的土坯房屋和残砖破瓦。

“这里的村民搬家时,全部的家当都超不过1万元,生活得太艰苦了。”王贵说,冬天取暖要靠烧煤,山下买5毛钱的煤,搬上山就要1.2元,很多家都烧不起。

古浪县委工作人员告诉记者,按照2011年确定的农民人均纯收入2300元的新的国家扶贫标准,古浪县贫困人口超过20万人,贫困面55.19%,比全省高出15个百分点,在全省86个县区中排第10位。

“对生存环境恶劣、一方水土养不了一方人的地方,要下决心移民搬迁一批。”2011年末,经过深入调研、广泛论证,武威市委部署实施了高深山区贫困农牧民“下山入川”生态移民工程。

“居民都搬到哪里去了呢?”记者问。“走,我带你们去看看。”记者跟着王贵下山,驶上高速公路,约1小时的车程,便看到了一片完全不一样的景象。

就在“金色大道”的两旁,一排排标准化灰瓦白墙的新农居错落有致,十分漂亮。文化服务中心、医疗室、幼儿园等公共设施一应俱全,孩子们正在新建的广场上玩耍;宽阔的公路上,运输农产品的车辆来回穿梭。

刚从大棚干完农活回来的村民王树武看见记者,热情地招呼大家去他家看看。

“我们是去年搬下来的,和山上比这里就是天堂了。”59岁的王树武和儿孙一起住,新房子客厅、厨房、厕所、院子一应俱全。

“现在出门就是公路,我小孙子上学太方便了,医院就在家门口,再不用走3个多小时的山路了。”王树武说,没想到自己有生之年还能住上这么好的房子。

据介绍,古浪县2011年4月份制定了铁柜山移民搬迁实施方案,经过5个月的努力,在川区条件相对较好的黄花滩乡金滩村,新建72户砖木结构的瓦房,春节前后铁柜山村307名贫困群众全部搬迁入住。

1   2    


[打印]

[[收藏]]

[TT]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