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国资委第一书记的文化扶贫经:先“走出去”

发布时间: 2017-01-28 15:03:34 | 来源: 中国山东网 | 作者: | 责任编辑: 王振红

关键词: 击奏,留守儿童,扶贫资金,书记,文化扶贫,山东,国资委

扶贫先扶志,扶贫必扶智。如果说资金项目是扶贫工作的筋骨,那文化引领则是扶贫工作的灵魂。由张庆旭、王彤、卢永生、肖永达和柴哲组成的省国资委第一书记工作队,不仅想办法帮助村民物质上脱贫,还组织村民外出参观学习,从思想上转变村民发展理念。省国资委第一书记工作队,在帮包的滨州沾化大高镇谭家、台一、铲头李、单家和台四5个贫困村,趟出了一条文化扶贫先行的新路子。

“一看到棚里绿油油的

冬枣,我就觉得能行”

在第一书记驻村之前,种植冬枣就是5个贫困村村民收入的主要来源。沾化冬枣的品牌本就声名在外,当地有种植冬枣的传统,不过这5个村种植冬枣的技术还仅仅停留在最原始的阶段,村里没有一亩冬枣日光大棚,种出来的枣跟平常冬枣价格没什么区别。

驻村不久,第一书记经过市场调研,就确定了围绕冬枣这一当地特色产业做文章的扶贫思路,决定利用扶贫资金在帮包村推广冬枣日光大棚这一收益高、无风险的致富项目“。推广日光大棚得想办法让村民们参与进来,形成利益共同体。”单家村第一书记肖永达说。

建一亩地日光大棚,要投入7000元钱。工作队就想到一个法子,利用30万元的产业扶贫资金,每亩地补贴6000元,村民们自己再出1000元,建成后的大棚产权归村集体,以后每年村民只要再交1000元的租赁费。这样一来,村民能增收,村集体也有了收入来源,而且形成利益共同体,村民们自己也有动力去管理好大棚。

听到村里推广日光大棚,不少村民动了心。李云明是单家村的村民,今年50多岁,当了近20年的枣农,家里头种了12亩的枣树。听着建日光大棚还有补贴,不禁动了心思。可是动心归动心,要下这个决心并不容易。“我种了一辈子的枣树,一直都在大田里种,是个地地道道的农民,搞大棚,能搞起来吗?”李云明自己心里根本没有底。要技术没技术,以后每年自己还要再投入一部分钱,这对一个普通的农民家庭来说并不是一笔小数目。

跟李云明有一样想法的村民不在少数。在征求民意时,第一书记发现,村民们都有不了解、不认可、怕担风险的顾虑。“扶贫就要拔穷根,要想推广日光大棚,必须得让村民们知道日光大棚的好处,还得让他们知道怎么管理大棚,帮着他们转变致富的观念。”谭家村第一书记张庆旭说。

2015年4、5月份,第一书记组织了一次参观活动,带着村里一部分村民到邻村的日光大棚参观,李云明也在其中。那时候天气还冷着,大田里的枣树都还没抽芽,而冬枣日光大棚里,枣树都已经绿油油的一片了。“一看到这绿油油的枣树,我就觉得能行。”李云明说。

李云明决定先探探路。第一年,李云明把家里3亩地改成了日光大棚。结果这3亩地的收入翻了一番,种出来的枣在色泽、口感和外观上,都比大田里的好。2016年,李云明下定决心,把家里的12亩地都改成了日光大棚,一部分是春棚,9月中上旬上市,一部分是秋棚,11月才上市。“不光种出来的大枣样子好看,农忙时间还错开了,连人工费都省了不少。”李云明说。

为了帮助村民转变发展的观念,第一书记工作队先后组织干部群众320余人次,到山东农业大学、寿光蔬菜高科技示范园及所在市区多个成功致富项目观摩考察,组织种植能手40人参加全市新型农民及创业培训,还多次邀请冬枣专家到田间地头进行技术指导培训,邀请致富能手到村讲授经验、现身说法。现如今,5村已建成冬枣大棚270余亩。

1   2   3    


[打印]

[[收藏]]

[TT]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