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莱芜:精准扶贫激发内生持久动力

发布时间: 2016-10-24 14:40:36 | 来源: 中国网·中国扶贫在线 | 作者: 刘大伟 亓秀 | 责任编辑: 石璐

关键词: 山东,莱芜,扶贫办,扶贫日,建档立卡,系统工程,识别,群众满意,养老,贫困户,雪藕,蒜黄,黑山羊,黑兔,产业,社会,光伏,旅游,畜牧业,合作社,扶贫开发

莱芜香山万米栈道(资料图)
    有一种精准叫“比较”
 
    在雪野旅游区大王庄镇小下河村村民李登永的“庭院蘑菇棚”里,看着眼前一排排菌包整齐排列,乐滋滋的李登永说:“现在种的是平菇,再有半个月,就能收获了。”
 
    李登永给记者算了一笔账,一个菌包成本大约在3元,实现产值5元左右,净利润为1.5-2元,一个蘑菇棚可实现1800-2000元收入。不同季节不同月份,还可以种植毛木耳、金针菇、黑木耳、香菇等种类,每天在家工作2小时,一年下来基本可实现5000元左右的纯收入。
 
    和李登永一样,大王庄镇在莱芜市鑫汇食用菌专业联合社的强力拉动下,建立起“政府+企业+贫困户”联动机制,在温家庄村等7个村开展“庭院式”食用菌种植新模式,目前已在45个贫困户庭院中安装标准食用菌棚,年内可达200户,实现7个村贫困户全覆盖。
 
    大王庄镇发展“庭院式”食用菌种植,是贫困户在扶贫项目比较效益分析后,自主选择的结果。不仅如此,市扶贫办针对贫困人口分布较散的问题,大力推行一镇一业或一镇多品扶贫路子,通过重点打好“空间差”“时间差”和“信息差”,在产业扶贫效益比较中,打造镇域扶贫新格局。实践中,莱芜市扶贫工作也是严格按照一镇一业或一镇多品的思路,从“空间”“时间”和“信息”三方面集中发力。“空间”上以镇(街道)为单元将各村有限的扶贫资金整合起来,集中打造扶贫产业项目;“时间”上则以3年为一个周期,以扶贫资金规模为依据进行一体规划、一体建设,使贫困人口更早、更多地享受扶贫政策红利;“信息”上通过对各产业的比较效益分析,让各镇、村、户自主选择适宜的扶贫项目,解决信息不对称的问题。目前,该市已对雪藕、蒜黄、黑山羊、黑兔等9个产业的投资回报率、推广注意问题进行详尽分析,提供给各镇、村、户以作参考。
 
    莱芜市扶贫办主任狄杰友说:“如何把产业扶贫作为脱贫攻坚的‘主抓手’,实现精准帮扶、精准脱贫。实践得出的结论是给钱给物不如产业发展走对路。只有扶贫有产业支撑,才能从源头上解决贫困问题、拔掉‘穷根’。”
 
    2016年以来,为了抓紧抓好产业扶贫,莱芜市扶贫办探索出了光伏产业扶贫、旅游产业扶贫、畜牧产业扶贫、合作社带动扶贫等多种扶贫模式,并确定年度扶贫产业项目72个,分类施策,科学设计了系列脱贫路径。
 
    如针对莱芜市80%左右的扶贫对象为无劳动能力或劳动能力较弱的问题,该市推行托管扶贫路子。按照“六步工作法”确定产业托管项目46个,保底收益10%-20%,涉及种植、养殖、光伏、农产品加工等产业。按照“一次分配注重精准、二次分配讲究公平”的原则,贫困户销户后,扶贫资金本金及收益归村集体,用于新发生贫困户的补助扶持。
 
    除了托管扶贫,莱芜市还积极推进柳编、塑编、铁艺加工三项技艺就地就业扶贫。目前已建成30多处加工点,帮助600多名贫困人口,每月增收超过千元。实现了群众“农忙不误事、农闲有活干、早晚能顾家”。
 
    一年来,山东莱芜市扶贫办坚持问题导向抓产业扶贫,成效明显。实践也证明,产业扶贫是带动大量贫困人口稳定脱贫最稳固的方式之一。如今,在莱芜市,一项项富民产业,一张张开心的笑脸,都见证着嬴牟大地扶贫开发工作取得的可喜成绩,预示着未来幸福的生活美景!


     1   2   3    


[打印]

[[收藏]]

[TT]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