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记扶贫人物苏庆亮:泰山脚下铸丰碑

发布时间: 2016-10-19 15:07:47 | 来源: 中国网·中国扶贫在线 | 作者: 山东省扶贫办 | 责任编辑: 方青

关键词: 山东省,泰安市,扶贫,苏庆亮,劳动模范

苏庆亮慰问五保老人

“我是共产党员,有困难我来办”

苏庆亮关心百姓疾苦,把群众当亲人,在他的笔记本上写着“时刻不要忘记自己是一名共产党员,所肩负的职责是什么——为民!”无论谁家有困难,他都记在心上,千方百计排忧解难。“我是共产党员,有困难我来办”,这是苏庆亮对全体村民做出的郑重承诺。

贫困户耿继翠孙女患有脑瘤,需要住院手术治疗,苏庆亮多次到济南帮着协调;张德海身体常年有病,两个孩子年幼,家庭生活十分困难。苏庆亮不但帮他家翻修了旧房子,还定期资助两个孩子上学;霍守平孙子呛了气管,苏庆亮顾不上吃饭,亲自送到医院帮忙挂号、找专家,和家属一起守在手术室外,直到孩子脱离危险;苏珠广的老伴车祸截肢,苏庆亮一趟趟跑相关部门,帮助申请大病保险救助;刘光荣儿子考上大学,学费不够,苏庆亮就自己掏出500块钱……

浇地难是大陡山村群众最期盼解决的问题,也是村里最头疼的难题。经多方研究探讨,需要在南山修建一座扬水站引水上山。为了工程,苏庆亮没黑没白盯在工地上,工程竣工前关键时期,爱人生孩子,他硬是没回去看一眼。

“干工作就要有一不争二。”苏庆亮对自己、对工作的要求非常高,达不到想要的标准,就自责不已。遇到难题疙瘩解不开,就夜不能寐,常常凌晨两三点钟找来村干部商量。长期超负荷、透支式的工作状态,让他积劳成疾,患上高血压、心脏病、神经性耳聋。近几年,总是随身带着药片,实在撑不住了才到医院住上几天,却常常为了村里的事,拔下针头就走。苏庆亮常挂在嘴边一句话:“说一千道一万,让群众幸福满意是关键。”

谁心里有群众,群众心里就有谁。一次,苏庆亮生病,家住村西、90岁高龄的王奶奶知道后,一大早就踮着小脚,蹒跚着走了很久才到他家。看着劳累过度病倒在床的苏庆亮,老人含着热泪说:“孩子,你可不能得病,全村可都指望着你哩。我要能替你生病多好啊!”

“我和老百姓感情深,

愿意干一辈子扶贫”

20多年来,苏庆亮加班加点、日以继夜带领大陡山村一次次实现经济跨越发展,群众生活一天比一天好起来,可他的身体却慢慢垮下来。2015年8月,多次因心脏问题住院治疗的苏庆亮,看到把村里接班人培养成熟了,村里的发展也步入健康快速发展的轨道,就辞去了大陡山村党支部书记职务。

可是,为更好地推动扶贫攻坚工作,把大陡山村脱贫致富的经验推广到全区,区里任命苏庆亮担任扶贫办公室副主任。2016年3月4日,是苏庆亮到区扶贫办报到的日子。上午区委刚宣布任命,下午就进入工作状态。“我和老百姓感情深,愿意干一辈子扶贫”,在与同事见面会上,他饱含深情地说。

岱岳区是泰安市扶贫工作重点区县,全区省贫困标准以下贫困人口18032户、32166人,分布在全区17个乡镇的82个贫困村。为绘制扶贫工作地图,掌握第一手资料,苏庆亮带领有关人员3个月内跑遍所有贫困村。

苏庆亮的微信名称是“业精于勤”,而“勤”字正是对他工作最好的写照。每天一进办公室,他就像上紧了发条的钟表,一刻不停。每天他都到得很早,为了研究落实扶贫政策和寻找贫困村、贫困户脱贫措施,他像一头不知疲倦的老黄牛,勤勤恳恳。他的两本笔记本密密麻麻写满了每天干的扶贫工作:3月15日,今天去马庄:刘大坡、汶口、和平村、角峪、洪河、南角峪、范镇孟庄调研,一整天的时间,到区政广场已晚上7点多……

进村入户走访时,他与村干部坐下来商量发展思路,与贫困户手拉手谈心。大家都说:“苏主任没架子,能和老百姓坐到一起,拉呱到一块。”

干了20多年的村支部书记,苏庆亮将一个穷村、弱村变为全国有名的文明小康村,也让他成为了一名扶贫专家,对于乡镇和村级在扶贫工作中不理解、完不成的工作,他一出面就迎刃而解。角峪镇泉上村是省定扶贫工作重点村,贫困户81户,贫困人口117人,地理位置偏僻,资源匮乏,村级带动致富能力弱,村干部畏难发愁。苏庆亮先后跑了三四趟,主动坐下来和驻村“第一书记”、村“两委”干部一起商讨村级发展路子,研究扶贫产业项目和贫困群众脱贫措施,制定乡村发展规划,确定流转土地发展大棚葡萄、大棚草莓等特色种植,利用古迹发展乡村旅游的路子。通过协调成功引进深圳邵伟华易学研究服务中心1200万元资金,用以建设华严寺民俗观光旅游区和芦湖泉韵农家馆。

在生命最后的一段日子里,他的身体每况愈下。有时说着话,耳朵突然听不见了;有时开着车,忽然头晕眼花。但他仍坚持工作,分管的工作一点也没落下,上级安排的工作总是尽心尽力干好,每天还在微信中定期更新扶贫工作信息,直到去世前一天,还发了2条和扶贫有关的信息。

     1   2   3    


[打印]

[[收藏]]

[TT]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