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活水带来脱贫动力 农发行全力服务脱贫攻坚

发布时间: 2016-10-19 15:07:51 | 来源: 中国网·中国扶贫在线 | 作者: 中国农业发展银行 | 责任编辑: 方青

关键词: 扶贫,精准扶贫,脱贫,金融脱贫,农发行

1月21日上午,祝树民行长在隆林县德峨镇么基村干坝屯调研扶贫工作

金融活水带来脱贫动力

农发行全力服务脱贫攻坚

扶贫,是一个很大的命题。在“十三五”的五年时间里,完成7000万人口的脱贫,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最艰难的战役,也是需要全社会共同努力的庞大工程。金融是经济的血脉,要保证脱贫攻坚的系统工程“循环通畅”,银行业金融机构负有义不容辞的责任。

扶贫,又是一件很细的工作。扶贫的对象群体在最落后的农村,扶贫的工作环境在最艰苦的基层。只有走进那闭塞的山沟,踩过那厚重的黄土,才能看清应走的路,知晓该做的事。精准扶贫是否精准,普惠金融是否普惠,乡亲们脸上的笑容是唯一的证明。

金融扶贫,任重而道远。脱贫攻坚战役打响以来,农发行始终紧跟党中央的战略部署,遍布全国市县的分支机构,就是农发行服务脱贫攻坚的前沿阵地。农发行人的足迹,踏遍了每一处曾经贫瘠落后的乡村;农发行人的身后,留下了一幅幅“旧貌换新颜”的美好画卷。2016年,是“十三五”的开局之年,脱贫攻坚的新征途上,农发行正在砥砺前行。

大山脚下的“新家园”

米仓山脚下的方山村里,村民李文生正在拾掇他崭新的二层小楼。村外的群山上,植被丰茂、满目葱茏;村子里,白墙灰瓦的新居整齐林立,宽阔的水泥路平整通畅,路灯、绿化一应俱全,在四周乌油油的田垄映衬下,勾勒出一幅恬然的乡间景象。由于村里整体开发旅游资源,李文生在小楼里装修出几间客房,同当地酒店合作出租,算下来,一年能增收3000多元。也许是由于快要当“店老板”了,麻利地收拾屋子的他神情颇为轻松。

然而,就在几年前,李文生还和村里其他村民一样,都是苦居大山深处的贫困户。方山村位于四川省巴中市通江县民胜镇,和附近的圆顶村、苟家坝村等村子一样,是通江县典型的贫困村。通江县地处秦巴山区腹心地带,距离成都市580公里,驱车要4个多小时才能到达。该地区“三山夹两谷”,大山连绵,沟壑纵横,基础设施不便,地质灾害频发。过去,不少农民居住在山高坡陡、环境恶劣的地方,住着简陋而难以维修的土坯房,行路、吃水、上学、看病,甚至最基本的居住安全都成问题。2015年以来,通江县实施易地扶贫搬迁,才逐步改变了这些村子的面貌。眼下焕然一新的方山村,正是农发行支持易地扶贫搬迁建设的成果。

“搬迁过程中涉及的资金主要来自农发行的易地扶贫搬迁贷款,还有利用国土增减挂钩项目的拆旧补助,百姓自己只须承担一小部分。”民胜镇镇长杨建说。据他介绍,像李文生这样的房子,建设成本是每平方米1200元,他自己负担2万元左右,其余都是政府指定的公司从农发行贷款。农发行对方山村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共投入信贷资金5440万元,而这样的安置点县里还有好几个。通江县易地扶贫搬迁工程一期建设项目总投资11亿元,农发行信贷资金达到8亿元,占比73%。2015年以来,农发行四川省分行已先后向秦巴山区、乌蒙山区24个县审批易地扶贫搬迁贷款400亿元,顺利搬迁农村人口34.5万,其中包括建档立卡贫困人口25.1万,实现了秦巴山区、乌蒙山区贫困县易地扶贫搬迁项目全覆盖。

在通江县另一处易地扶贫安置点,紧张的建设还未完工。提到农发行的信贷支持,正在现场指挥工作的通江县副县长吴天泉语气郑重:“通江作为核心贫困区,山高路远、经济实力较差,缺乏有效的资金支持,扶贫工作一直难有突破。农发行的资金支持缓解了县扶贫工作筹资压力,使易地搬迁工作得以顺利推进,我代表通江县贫困群众向你们说声‘谢谢’。”远处,尘土飞扬,机器轰鸣。那轰鸣声中,分明承载着贫困群众的又一个“新居之梦”。

1   2   3    


[打印]

[[收藏]]

[TT]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