握着竹刀的手灵活地上下翻飞,原本朴实无华的红泥渐渐被堆塑成一条呼之欲出的长龙。国家级非遗项目——泥金彩漆的新生代传承人胡亮亮圆睁着略有些近视的双眼,仔细修饰着龙头上微小的细节,不让作品有一点点瑕疵。
今年25岁的胡亮亮和另外两位同学王占奎、王琼,是有着八年操刀经验的泥金彩漆“老师傅”。2007年,他们三人就读浙江宁海县第一职业中学动漫与美术设计班。国家级非遗传承人黄才良首次和该校合作,每周给四十余位学生上两天的泥金彩漆课,希望让这门可追溯至7000年前河姆渡文化、明清时期达到鼎盛、如今濒临失传的宁波特色传统工艺传承下去。
在黄才良的言传身教下,三位小伙子沉浸在了泥金彩漆的工艺世界里。2009年,三人一起进入师父黄才良的公司实习,正式开始了泥金彩漆生涯。八年时间,跟随黄才良学习泥金彩漆的学生近千人,多数选择了其他行业或继续读大学深造。只有这三位九零后门生一直紧随黄才良的步伐,坚守至今,成为泥金彩漆工艺为数不多的新生代传承人。
做工精巧、光彩夺目的泥金彩漆作为十里红妆里的重要组成部分,做工十分复杂。一般要经过箍桶、油漆、设计、描稿、关框、堆塑、上彩、贴金以及造金漆等几十道步骤,历时至少半个多月。没有耐性的年轻人很难坐地住。而胡亮亮、王占奎和王琼三人源于对泥金彩漆的喜爱,都坚守至今。
沉默寡言的王占奎沉稳地捣着泥。这是做泥金彩漆最初也是非常关键的环节,看似简单,但要用特别的手法和力道,将牡蛎粉、特殊泥土以及桐油等原料,用木锤在石板上连续捣三四个小时。力道小了泥里面的气泡出不来,粘性不够,后期搓不成线条,堆塑会功亏一篑;力道大了泥会炸开,也成不了料。
随着时光的推移,三位年轻人的手艺越来越娴熟。师父黄才良将泥金彩漆的活儿全部交给他们来做,偶尔进行一下技术指导。随着民众生活水平的提高,对文化的追求也在多样化,原本落寞的泥金彩漆作品又开始受到民众的追捧。泥金彩漆作品需求量日趋火爆,不仅宁海百姓喜欢,连江苏、山西等地的民众都不远千里前来订上一套泥金彩漆作为女儿嫁妆。
让三位年轻人最为骄傲的是,他们的作品多次成为宁波市赠送给东亚、欧美等地友好城市的礼品,让这门古老的艺术在异国他乡大放异彩。而在国内一些非遗项目展示活动上,三位年轻人也屡屡大展身手,声名远播。
他们每天工作8小时,住在公司宿舍,且都是单身,生活十分简单。三位年轻人喜欢结伴,一起工作,一起吃饭,一起聊天出游,一起在泥金彩漆的工艺之路上走地更远。(文/摄张培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