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精准扶贫:攻坚任务落细、落准、落实

发布时间: 2016-09-20 09:49:17 | 来源: 中国经济周刊 | 作者: 吴晓光 | 责任编辑: 杨霄霄

关键词: 精准扶贫,安徽,扶贫攻坚,脱贫致富,考核指标,省委书记,李锦斌,十八大,习近平,总书记

p37 8月31日下午,安徽省委书记李锦斌(中)来到金寨县花石乡大湾村,与当地干部群众深入谋划精准扶贫、精准脱贫良策。供图 安徽日报

8月31日下午,安徽省委书记李锦斌(中)来到金寨县花石乡大湾村,与当地干部群众深入谋划精准扶贫、精准脱贫良策。供图 安徽日报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全面奔小康,一个都不能少,特别是不能忘了老区。今年4月24日,习近平总书记在考察安徽省金寨县花石乡大弯村扶贫脱贫情况时强调,党中央高度重视老少边穷地区尤其是集中连片贫困地区的扶贫工作,要通过实施精准扶贫,确保2020年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是过硬的。打好扶贫攻坚战,要采取稳定脱贫措施,建立长效扶贫机制,把扶贫工作锲而不舍抓下去。

脱贫攻坚是一项系统工程,面对复杂严峻的脱贫形势、嗷嗷待哺的贫困地区、千差万别的贫困群体,安徽省的发展思路和出台的措施是什么,制定和完成了哪些目标和任务?

脱贫纳入考核指标,不脱贫不调整,安徽某县县委书记“离而复任”

精准扶贫实施以前,GDP尚是对贫困县党政负责人政绩考核的重要内容。 2014年,安徽省将扶贫开发成效纳入市、县党政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政绩评价体系。 2015年对贫困县全部取消GDP考核,并专门设置了贫困人口减少幅度等考核指标,同时在与减贫脱贫紧密关联的指标设置上加大分值权重。安徽省发展研究中心农村处处长张延明认为:“考核更科学,让贫困县负责人的脱贫劲头更足。”

今年6月,安徽省召开强化贫困县党政正职责任、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谈心谈话会,会议强调,要压紧压实打赢脱贫攻坚战的主体责任,坚决保持干部队伍稳定,切实做到贫困县党政正职不脱贫不调整、不摘帽不调离。

贫困县党政正职不脱贫不调整、不摘帽不调离,是否会造成干部急功近利搞扶贫突击,甚至弄虚作假?安徽省扶贫办相关负责人表示,其一,这样要求是为了贯彻“三年集中攻坚啃下硬骨头、五年如期完成脱贫攻坚任务”的要求,压紧压实主体责任,保持扶贫工作稳步推进。其二,脱贫成效好不好,任务完没完成,不由当地政府一方说了算,还会有相应的督查、第三方评估等多种措施监督跟进。对脱贫工作认不认可、买不买账,还要综合群众意见,只要有一名群众没有脱贫,就不算完成任务。其三,脱贫不是看一两年的突出成绩,而是看有没有形成产业扶贫等长效脱贫机制,不是急功近利、突击扶贫等“一阵风”就能完成,强化责任也是为了建立起可持续发展的长效机制。其四,脱贫实绩如何还有一套完整的干部考核评价体系及问责机制,同等条件下会优先提拔重用在脱贫攻坚中表现优秀、实绩突出的贫困县党政正职,对有造假等情况的,将严肃问责。

曾有媒体报道安徽某县县委书记“离而复任”的消息:6月初,这位县委书记调上级市委工作,该县县长被公示担任县委书记。然而没过几天,调离的县委书记又重新回锅“官复原职”。领导干部在如此短暂的时间里“离而复任”,实属罕见。但就是这罕见的举动,充分证明了安徽省攻坚克难的决心。

聚焦“六个精准”,

不漏掉真正的贫困人口

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是脱贫攻坚的基本方略。实现贫困人口如期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必须实施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基本方略,改革现行扶贫思路和方式,变大水漫灌为精准滴灌,变“输血”为“造血”,变重GDP为重脱贫成效,解决好“扶持谁”“谁来扶”“怎么扶”“如何退”的一系列问题。

为了实现精准扶贫,习近平总书记曾提出“六个精准”的要求,即扶持对象精准、项目安排精准、资金使用精准、措施到户精准、因村派人精准、脱贫成效精准。

今年8月31日至9月1日,安徽省委书记李锦斌深入金寨、潜山、枞阳三县调研,并在枞阳召开脱贫攻坚专题座谈会。李锦斌指出,要聚焦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基本方略,全力推进脱贫攻坚任务落细落准落实。今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的开局之年,也是实施脱贫攻坚的第一年,要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安徽重要讲话精神,进一步强化责任意识、攻坚意识、机遇意识,聚焦年度脱贫任务,全面对标、全面盘点,查找差距,精准发力,务求首战必胜。

一是看扶贫对象准不准,确保目标数据要实。严把识贫标准和识别程序,切实打牢工作基础,加强动态管理,完善数据平台,抓紧核实因洪涝灾害致贫返贫情况,既不能漏掉真正的贫困人口,也不能把非贫困人口纳入扶贫对象。

二是看项目安排准不准,确保“五个一批”帮扶举措要实。坚持因人因地、因贫困原因、因贫困类型精准安排扶贫项目,着力在推动产业脱贫、补齐基础设施短板、易地扶贫搬迁、健康扶贫、社保兜底扶贫上聚焦发力,确保扶到点上、扶到根上。

三是看资金使用准不准,确保保障举措要实。坚持科学使用资金,有效整合资金,严格监管资金,务求每一笔扶贫资金都落到贫困群众身上,切实做到用活用好、用在关键、用出效益。

四是看措施到户准不准,确保政策落地要实。把好政策“落地关”,打好政策“组合拳”,当好政策“宣传员”,着力打通政策落地“最后一公里”,把政策的含金量转化为贫困群众的获得感。

五是看因村派人准不准,确保责任到位要实。强化责任担当、日常管理和帮扶实效,充分发挥驻村扶贫工作队的“突击队”和“主力军”作用,团结带领贫困群众脱贫攻坚奔小康。

六是看脱贫成效准不准,确保质量进度要实。围绕“打得准”和“干得实”,着力健全脱贫退出机制,完善脱贫验收体系,切实做到脱贫真实、程序规范、退出有序,实现脱真贫、真脱贫。

这就要求各级各部门必须实事求是,求真务实,踏踏实实抓好脱贫攻坚,不能搞数字游戏、出现“被脱贫”。

安徽省实行严格的督查考核问责,确保脱贫攻坚各项政策和工作部署尽快落地,确保减贫成效、精准识别、精准帮扶、扶贫资金等四方面工作和各项数据、责任、政策机制经得起历史、实践和群众的检验。

p38 2016年9月2日,安徽淮南市寿县安丰镇青峰村群众将一批草坪装车销往湖北等地,村里贫困户通过党员大户带动种植草坪,实现脱贫。CFP

2016年9月2日,安徽淮南市寿县安丰镇青峰村群众将一批草坪装车销往湖北等地,村里贫困户通过党员大户带动种植草坪,实现脱贫。CFP

实施十大脱贫工程,

打赢脱贫攻坚战

党的十八大以来,安徽省农村贫困人口减贫幅度明显加快。安徽调查总队开展的2015年度农村脱贫人口核查报告显示:“2011年到2015年,全省5年间共减少贫困人口481.2万人,减贫幅度高达60.9%;贫困发生率逐年降低,从2011年的14.7%下降到2015年的5.72%,5年间共下降了近9个百分点。”

2014年安徽省开始实施精准扶贫,当年完成减贫83万人的任务,超出国家下达任务8万人。2015年减贫92.21万人,其中31个重点县共完成减贫人数66.39万,占全省减贫总人数的69.8%。

根据党中央、国务院的要求,未来几年安徽省将以大别山区和皖北地区为主战场,坚持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方略,三年集中攻坚、两年巩固提升,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到2018年,全省总体上达到脱贫标准。到2020年,实现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贫困县确保摘帽,解决区域性整体贫困。

安徽省“十三五”规划纲要提出了十大脱贫工程,分别是产业脱贫工程、就业脱贫工程、易地扶贫搬迁工程、生态保护脱贫工程、智力扶贫工程、社保兜底脱贫工程、健康脱贫工程、基础设施建设扶贫工程、金融扶贫工程、社会扶贫工程。

具体的重点扶贫任务实施路径如下:

在产业扶贫方面,通过发展“种、养、加”产业,解决100万人脱贫,通过实施光伏扶贫,解决80万人脱贫。到2020年,每个有条件的贫困村形成“一村一品”专业村,每个从事特色种养业的贫困户家庭农业经营收入达到本县(市、区)平均水平。

在乡村旅游扶贫方面,到2020年,全省建设300个乡村旅游扶贫重点村,每个村旅游年经营收入达到100万元,通过乡村旅游带动40万贫困人口脱贫。

在就业脱贫方面,到2020年帮助40万贫困劳动者通过就业创业实现脱贫。重点促进贫困家庭高校毕业生就业,加大对贫困家庭大学生的就业服务力度,力争使每一名有就业意愿的贫困家庭学生毕业半年内都能实现就业或参加到就业准备活动中。

在易地扶贫搬迁方面,“十三五”时期,安徽省易地扶贫搬迁人口为8.3万人,今年计划搬迁2.8万人。

在教育扶贫方面,提出以大别山片区和皖北地区为主战场,重点在望江县等32个县开展教育扶贫,帮助8万人脱贫,从根本上阻断贫困代际传递,确保贫困地区教育发展主要指标接近或达到全省平均水平。对建档立卡的义务教育阶段贫困家庭寄宿学生补助生活费,小学每生每年1000元、初中每生每年1250元。对建档立卡的贫困家庭普通高中学生补助国家助学金,平均每生每年2000元。

在社保兜底脱贫方面,解决113万人脱贫。全面建立特困供养人员标准动态调整机制,按照不低于上年度当地居民人均消费性支出的60%合理确定供养标准,有效保障特困供养人员基本生活。继续实施农村五保供养民生工程,进一步加大财政投入力度、提高供养水平。有条件的地区,通过政府购买服务方式,探索建立特困供养人员护理保险、护理补贴制度,逐步解决特困供养人员护理难题。

[打印]

[[收藏]]

[TT]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