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崀山旅游发展带动产业扶贫 为群众打开脱贫致富大门

发布时间: 2016-09-19 09:59:02 | 来源: 华声在线 | 作者: 尹建国 陈志强 陆益平 | 责任编辑: 杨霄霄

关键词: 旅游脱贫,崀山,旅游扶贫,湖南

旅游扶贫新写意

——邵阳新宁以崀山旅游发展带动产业扶贫走笔

 

崀山特色民俗文化——拦门酒。 杨坚 摄

崀山戴先生农家乐。 杨坚 摄

崀山旅游与精准扶贫来场“美丽邂逅”,生态文化与产业发展演绎“经济大戏”。

近年来,邵阳市新宁县委、县政府紧紧围绕建设生态文化旅游目的地和乡村旅游这一目标,更新理念,抢抓机遇,乘势而上,根据当地独特的地脉文脉,立足丰厚的文化旅游资源,将旅游产业发展与旅游扶贫相结合,大力实施文化旅游发展战略,旅游基础设施日趋完善,旅游项目建设全面推进,形成了“产业发展、生态文化、旅游扶贫”齐头迈进的强劲势头。

9月15日,刚刚晋级为国家5A级旅游景区的崀山,迎来了上海、广州、武汉、重庆、山东、深圳等地的游客3000多人,以一场别致浪漫的“花好月圆,梦圆崀山”音乐晚会,在崀山共度中秋佳节。

崀山旅游正吸引着全世界的目光,不仅为各地游客奉上了一道道旅游“大餐”,更为当地群众打开了脱贫致富的大门,旅游产业已成为当地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

■记者 尹建国 陈志强 陆益平通讯员 杨坚 李中 舒婷 颜克明

【科学规划】

让旅游“强”起来

如何把旅游业打造成新宁最重要的支柱产业?如何做好后申遗时代崀山的保护和发展文章?新宁县将旅游产业定位为该县在经济发展新常态下最有条件率先崛起的优势产业,把发展旅游产业作为调结构、稳增长、富百姓的重要抓手。

在把湖南建设成为旅游强省,把邵阳建成世界著名的旅游胜地的征程中,崀山人把构建“北有张家界、南有崀山”湖南旅游发展新格局作为孜孜不倦的追求。

2010年8月,崀山成功列入世界自然遗产名录,同年成功创建邵阳第一个国家4A级景区;2013年10月,崀山创建全国旅游标准化示范县顺利通过验收,同时列入了全省第一批文化旅游特色县域经济重点县。

2013年初,新宁县委、县政府站在新起点,提出了建设湖南旅游产业南大门的战略定位,按照这一目标全面推动文化旅游产业发展“二次创业”。

建索道、创5A,景区设施大提质;通高速、扩城镇,基础条件大改善;抓改革,强管理,经营水平大提升,崀山发展的步伐迈得坚实有力,铿锵有劲。

练足内功,厚积薄发;九层高台,起于垒土。崀山一步一个脚印,凭着多年不懈的努力,从一个“农民公园”演变成“世界公园”,把“崀山标准”写进了旅游“5A国标”序列,用智慧和汗水托起了湘西南最闪耀的一颗旅游明珠。

【精心打造】

让景区“美”起来

“我这是第三次游八角寨景区,第一次是慢慢地攀爬,第二次是坐马上山,今天是乘缆车观赏,每次感觉不同,这次看到了以前没法看到的风景。”来自香港的游客刘先生一脸的兴奋。

创建全国旅游标准化示范县,是该县站在长远角度、战略高度作出的重大决策,是新宁旅游的第二次创业。新宁旅游要实现转型提质和可持续发展,崀山要擦亮“世遗”金字招牌,这是一条必由之路。

2012、2013年,新宁县先后跨入全国旅游标准化示范县、湖南省文化旅游特色县域经济重点县行列,随后该县乘势而上,全力推进崀山创建国家5A级景区工作。

投入1.6亿元资金对崀山景区进行全面升级提质,现已建成使用崀山游客中心,景区电子门票“一票通”管理系统以及景区环保观光车站点;严格执行国家5A级旅游景区标准,增设崀山旅游全景图、导览图、安全标识、景物介绍、温馨提示等标识标牌2000多块;总投资4200万元崀山八角寨索道建成营运。

同时新建旅游信息咨询中心3个,制作完善了旅游休闲符号和公共信息图形符号。打造“智慧崀山、数字新宁”,目前部分区域免费wifi信号已开通。景区还新建、改造三、四星级旅游厕所22座,景区垃圾处理做到了“日产日清”并及时清运下山。在景区公路设置了不锈钢安全防护栏,成立了专门的紧急救援机构,每个景点设立了医疗救治点,配备了专门的医务人员和急救设施,并与110、120、122、119实施联动。

围绕“吃、住、行、游、购、娱” 旅游六要素,大力发展旅行社业、旅游饭店业、旅游运输业、餐饮美食、休闲娱乐、商务会展等旅游产业,推进提质升级。共发展旅行社15家,组建了旅游车队、旅游购物中心、旅游商品生产企业,旅游从业人员达到5.5万人。

基础上档升级,景区焕然一新。同时该县还整合县域旅游资源,以崀山为“主体”,舜皇山和黄金牧场为“两翼”,联动主要乡镇,加快开发休闲、度假、商务、红色、文化、探险、生态、乡村等旅游产品,形成县域内多个旅游景观单元。

现在,走进新宁,走进崀山,穿过时光隧道能见到新宁不老的千古文化,观赏崀山的山水能感受生态旅游的别样魅力,身在这方山水会被古老沧桑所牵挂,被淳朴的乡情所缠绕。

【扩大宣传】

让品牌“响”起来

“太好玩啦!真过瘾啊。”今年7月30日晚,崀山北大门内广场欢声笑语,热闹非凡。“香港崀山旅游专列欢迎仪式暨瑶王宴篝火晚会”在这里隆重举行,500余名香港游客一边体验瑶王宴的美味,一边载歌载舞,兴奋不已。

“瑶王宴”是新宁瑶族最隆重的待客习俗之一,包括拦门酒、瑶王宴、劝酒歌、摇摇舞等多个环节。席面上除油茶外,还有十二道丰盛的佳肴。瑶家姑娘们手提特色米酒,唱着劝酒歌,一桌一桌的敬酒,随后围绕着客人跳起摇摇舞。整个“瑶王宴”民族色彩浓郁,气氛热烈,

近年来,该县按照“旅游立县”发展战略,大力推进旅游发展“二次创业”,以崀山创建国家5A级旅游景区为契机,先后投入10多亿元,对景区的服务质量与环境质量进行全面升级。

同时,按照“深耕省内,炒热武广,进军沪昆,打通港澳,触及韩台”的总体思路,深度挖掘民族文化,强化宣传营销力度,全力塑造世遗崀山、浪漫崀山、清凉崀山、快乐崀山、人文崀山五大形象品牌,景区知名度和美誉度大幅提升。崀山先后获得“全国十大旅游景区”、“中国自驾旅游最佳目的地”、“最美中国生态旅游目的地”、“全国文明单位”、“世界外交官旅游休闲基地”,以及“香港游客最喜爱的度假景区”等荣誉称号。

紧紧围绕“奇美邵阳、浪漫崀山”的整体形象,多措并举狠抓精准营销。通过建设宣传平台、策划宣传活动、编制宣传资料、开展节会营销等多种途径来扩大新宁旅游对外影响力。精心制作了宣传画册、形象宣传片、地图和旅游指南,全方位展示崀山旅游的奇美特色。

为使崀山旅游产业发展步入快车道,该县先后承办“2014年中国湖南国际旅游节开幕式”、“环中国国际公路自行车赛”、“崀山‘11.11’光棍节”和“浪漫崀山,一恋万年”浪漫夜会等一系列活动,极大地提升了景区的知名度、美誉度和市场影响力。

时下,全国媒体精准扶贫崀山行大型宣传采访活动正在启动,在10月底11月初湖南乡村旅游节也将在新宁举行,随着这两项今年崀山最大的亮点活动举办,崀山又将站在全国聚焦的舞台中央。

【旅游扶贫】

让群众“富”起来

“我们镇里环境干净整洁,加上天然的崀山美景,是一个生态休闲的好地方。现在前来崀山旅游的游客越来越多,生意也越来越好了。”崀山镇生态农家乐“戴先生酒庄”经营者戴顺友说。他的农家乐因价格较实惠,且饭菜极具本地特色,所以很受游客欢迎,旅游旺季游客每天爆满。

戴先生经营农家乐致富,这只是当地百姓旅游扶贫的一个剪影。随着崀山旅游事业的发展壮大,越来越多的原住民收获到了旅游带来的“红利”,越来越多的村民吃上旅游饭,已促进5个贫困村出列,近600贫困人口脱贫。

“不能守着美景受穷。”旅游扶贫工作是崀山镇精准扶贫的重点工作,该镇突破景村“界线”,实施春花秋色工程,租用景区贫困村荒山、荒坡500余亩,投入150万元左右栽种各类苗木,既实现了春有花、秋有色,崀山处处美如画的效果,也为原住民增加了收入。

原住民是旅游景区的“第一主人”。景区在员工招聘中制定了专项优惠政策,景区管理岗位原住民比例占50%以上;景区摊点、卫生保洁、保安、护林防火等服务和公益性岗位必须在原住居民中安排,建立了78人的保洁队伍和26人的保安队伍。通过让原住民直接就业,参与管理服务,进一步增强了他们的主人翁意识,促进了景区和谐发展。

积极推动餐饮、住宿、养殖、交通、购物等旅游服务产业的发展,让原住民在既不离乡也不离土的情况下,开展生产经营活动,目前景区农家乐有160余家。

该镇还积极开发旅游特色产品,进一步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围绕景区千亩油菜花、万亩脐橙花、200多亩薰衣草、100亩玫瑰花与崀山铁皮石斛、竹筒酒、瑶王宴等做文章,让原住民通过租赁土地、种养、制作、销售等方式获取收益。这些,拓宽了原住民增收渠道,消化了农村剩余劳动力,促进了景区村脱贫致富,探索出旅游脱贫的新模式。

[打印]

[[收藏]]

[TT]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