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记者近贵州:生态文明+扶贫开发 赤水“绿色法则”

发布时间: 2016-07-07 13:51:45 | 来源: 多彩贵州网 | 作者: 赵曌 | 责任编辑: 石璐

关键词: 生态文明,贵州赤水,生态修复,扶贫开发,赤水市,遵义,搬迁,安置,新闻办

多彩贵州网7月7日讯(本网记者赵曌)如何让搬出“穷窝”的百姓彻底拔掉“穷根”?在贵州赤水,以就业和增收为核心的解决方案真正让百姓心里有了底。

如何让百姓共享生态环境治理成果?同样是贵州赤水,探索出水土保持清洁型小流域治理“水系整治+生态修复+人居改善”的绿色方程式,护一方生态的同时,富了一方百姓。

7月6日,由国务院新闻办公室、贵州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组织的中外记者采访活动走进遵义赤水,探访生态文明建设与扶贫开发的“贵州路径”。以“走向生态文明新时代:绿色发展·知行合一”为主题的生态文明贵阳国际论坛2016年年会开幕在即,赤水“生态文明+扶贫开发”的实践恰恰是对绿色发展的生动诠释。

  中外记者走进遵义赤水文华街道杨梅山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

易地扶贫搬迁+就业安置=幸福感

赤水的夏季,空气有些湿热。午后,赤水市文华街道杨梅山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广场上坐满了纳凉的群众。新修的小区绿化优美,篮球场、健身器材等一应俱全。

就在不久前,35户170余人搬迁户在这里安了新家,他们大都来自于世界自然遗产地、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国家重点公益林等禁止开发区、限制开发区以及扶贫成本较高深山区。“挪穷窝”,将会是实现易地扶贫搬迁和生态环境保护的双赢路子。

一个多月前,搬迁户陈书金搞完装修,一家四口住进了现在100多平米的新房。环境好了,摇身一变成了“城里人”,但真正让陈书金安心的是,政府帮助自己在附近的贵州新锦竹木制品有限公司找了一份工作,“一个月2000多元工资。”对比搬迁前种庄稼一年五六千块的收入,这让陈书金感到踏实。

“搬出去怎么办?”一开始,和陈书金一样,所有的搬迁户心里都打着鼓。另一边,政府也在思考如何让搬出来的农民稳得住。

  赤水市文华街道杨梅山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

“我们充分发挥安置点的区位优势,以就业和增收为核心,解决搬迁群众的后顾之忧。”赤水市生态移民办有关负责人告诉记者,杨梅山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位于赤水市经开区规划范围内,交通便捷、产业聚集、设施完善,周边有新锦竹木制品、闽兴竹业、闽丰竹业、云泰家具、天云能源、浩城竹业等多家规模工业企业,可提供普工就业岗位1000余个。同时,该安置点紧邻严家河湿地公园、生态体育公园等项目,可就近提供60余个就业服务岗位,让搬迁户就近务工。

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安置点所在的街道办事处已经帮助安排或自谋就业15户26人,其中包括2名残疾人。

不仅如此,杨梅山安置点周边还建起了中小学校(职高)、幼儿园、卫生室等,帮助久居深山区的贫困群众迁出后迅速融入城镇化,更好地享受就学就医条件。

  中外记者走进凤凰湿地公园,探访小流域治理的成功经验

小流域治理+农旅一体=护一方生态+富一方百姓

梯田纵横交错,民居若影若现,果林满山遍地……漫步赤水市天台镇凤凰湿地公园,彩色沥青铺设的步道两旁,各色鲜花开得正盛。

可就在几年前,这里可不是这样一番鸟语花香的景象。由于地处贵州高原向四川盆地过渡地带,相对高差大(最高海拔1049米,最低海拔300米),凤凰沟流域因人多地少,农作物单位产量低,过度开垦,地域生态被破坏,水土流失相对严重,涝旱灾害时有发生,群众生产生活较为困难。2010年,全村农民人均年纯收入仅3000多元,远低于全市平均水平。

  如今的凤凰沟流域,生态修复取得明显成效

穷,则思变。近年来,赤水市积极探索、创新机制推进国家水土保持重点建设工程,开辟了水土保持清洁型小流域治理的“W·E·H”模式。“W”,指的是水系整治;“E”,是指生态修复;“H”,则是指人居改善。

通过生态湿地建设,流域水土保持成效显著,现在的凤凰沟流域,小流域内水土流失为零,年均土壤侵蚀量减少2.94万吨,减沙率达96%以上,各项措施可有效拦蓄地表径流39.26万立方米,林草植被覆盖率由71.1%提高到73.83%。

  凤凰沟小流域治理带来的生态环境巨变撬动了乡村旅游的发端

变化随之而来,村庄变公园、田园变乐园、庭院变花园、农房变客栈……生态环境的蜕变,让凤凰沟流域的乡村旅游开始萌芽。今年5月2日,村民邹道兴和几家邻居合伙开办的农家乐开门迎客,“吃饭、住宿,一个月有10000多元的收入。”邹道兴说,“日子比以前好耍多了!”

像这样的农家乐,在凤凰沟小流域治理项目区内已经开办了10几家。统计数据显示,当地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从2014年的7240元到2015的10120元,2016年预计达到15000元以上,实现“两年番翻”目标。

 

[打印]

[[收藏]]

[TT]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