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二,创新三大移民模式
一是生态移民。采取整村搬迁、集中安置的方式,优先将居住在偏远分散、生态失衡、干旱缺水地区的贫困人口搬迁到有水、靠路、近城的地方。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先后实施了吊庄移民、扶贫扬黄灌溉移民、中部干旱带县内移民等工程,1983-2010年期间,共搬迁各类移民79.3万人。“十二五”期间,争取国家支持,实施35万异地搬迁式的生态移民工程,已建成移民住房7.5万套,搬迁定居29.6万人,年内可全部搬迁出来,今后的重点是帮助移民致富奔小康。
二是教育移民。在加大山区基础教育投入的同时,在首府银川建设了六盘山高级中学、育才中学,每年从西海固地区招收近万名学生。在此基础上,加大职业教育投入,对山区中职学生实行免费教育,让所有未升入高中或大学的贫困学生能够全部接受职业教育,掌握一技之长,成为带动贫困家庭脱贫致富的希望和力量。
三是劳务移民。结合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实际,引导山区贫困群众向沿黄城市带工业园区、中心集镇有序转移,并通过放宽户籍政策,加快建设廉租房、农民工周转房,提供免费劳务培训等举措,将进城务工人员培训、就业、安居和子女就学等紧密衔接,实现了劳务输出和劳务移民的有机结合。每年劳务输出稳定在60万人次,劳务总收入超过70亿元,劳务收入占到了贫困群众收入的40%以上。
第三,实施四大扶贫工程
一是实施对口帮扶。1996年,福建与宁夏结成了东西对口扶贫协作关系,通过定期召开联席会议、市县乡村结对帮扶、互派挂职干部、部门对口协作等工作机制,创建了政府、企业和社会共同参与的“闽宁模式”。与此同时,争取各方力量,发挥中央定点帮扶单位的作用,在贫困地区实施了一批基础设施和产业项目,帮助当地群众加快了脱贫致富的步伐。
二是实施整村推进。对所有贫困村、贫困户都建档立卡,每个村一个帮扶单位、一个驻村工作队。实施基础设施到村、产业项目到户、培训转移到人、帮扶责任到单位的“四到”工程,捆绑资金,定向攻关,村村有脱贫计划,户户有致富产业和项目。比如,从2014年起,启动了新一轮整村推进工作,按照村均投入1000万元的标准,对500个重点贫困村精准扶持,已有100个达到脱贫销号标准,力争3年内全部销号。
三是实施金融扶贫。以村为单位,整合部分涉农资金,通过财政资金“贴一块”、银行利率“降一块”、支农贷款“切一块”的方式,为贫困户发展提供资金保障。比如,在海原县史店乡徐坪村,我们整合政府各类扶贫资金,进行基础设施建设,并引进华润集团进行产业扶贫,户均赊销2-3头基础母牛,每头牛提供3年无息借款,期满后公牛犊以高于市场的价格回购,帮助群众脱贫致富,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四是实施少生快富。根据贫困地区群众生育观念落后、家庭负担重的实际,首创了“少生快富”计划生育新机制,对自愿少生的夫妇给予现金奖励,在发展产业、社会保险、子女上学等方面实行政策优惠,使全区人口自然增长率由1982年的23.13‰降到了8.57‰,人口过快增长的势头得到控制。
宁夏的扶贫开发虽然取得了一定成绩,但贫困地区发展的基础还很薄弱,干旱缺水、交通不便等问题没有根本解决,工业和第三产业吸纳就业、带动增收的能力不强,地方财力在支持区域经济发展、改善民生等方面与贫困地区群众期望还有差距,扶贫攻坚任务还十分艰巨,等等。这些都需要我们下更大力气解决。
宁夏将遵照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六个精准”等一系列重要指示和这次扶贫开发现场会议的部署,围绕百万贫困人口扶贫攻坚战略,紧盯贫困地区、贫困群体、贫困家庭,坚持整村推进与精准到户相结合、输血和造血相结合、自力更生与争取外力相结合、基础建设和产业发展相结合,确保如期脱贫与全国同步进入全面小康社会。
(9月18日,全国“三西”扶贫开发现场会在甘肃省定西市召开,自治区主席刘慧出席会议并代表宁夏介绍扶贫经验。本文为发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