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夏:打好扶贫攻坚战 与全国同步进入全面小康社会

发布时间: 2015-09-25 14:21:45  |  来源: 灵武市政府网站  |  作者: 刘慧  |  责任编辑: 杨霄霄
关键词: 扶贫开发 三西 扶贫攻坚 刘慧 宁夏

  在全党全国上下认真践行“三严三实”,我们贫困地区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贵州调研重要讲话精神的关键时刻,国务院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召开这次“三西”扶贫开发现场会,非常及时,非常重要。

  宁夏是欠发达少数民族地区,贫困人口较多,占全区的六分之一,尤其是西海固地区,贫困面大、贫困程度深,是全国集中连片特殊困难地区之一,也是回族居住比较集中的地区。加快这一地区的脱贫致富,既是紧迫的经济问题、民生问题,也是重大的民族问题、政治问题。

  “三西”扶贫开发,在宁夏涵盖9个县区,主要经历了“三西”农业建设(1983-1993年)、“双百”(100个贫困乡镇、100万贫困人口)扶贫重点(1994-2000年)、千村扶贫整村推进(2001-2010年)和百万贫困人口扶贫攻坚(2011年至今)四个阶段。在党中央、国务院和各部委的关心关怀下,在有关兄弟省区的帮助支持下,自治区历届党委、政府始终把扶贫开发作为重中之重,采取了一系列帮扶措施,取得了明显成效。从1982年到2014年,按不同时期的扶贫标准,累计减少贫困人口近280万,贫困发生率由74%下降到了17.4%,9县区的地区生产总值增长了187倍,人均GDP增长159倍,地方财政收入增长175倍,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08倍,社会消费品零售额增长75倍,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46倍。“苦瘠甲天下”的西海固地区,呈现出经济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改善、社会和谐稳定的好局面。

  第一,夯实四大基础建设

  一是注重兴水治旱。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累计投资205亿元,先后兴建了固海扬水、扬黄灌溉、东山坡饮水等大型水利工程,建设中小型水库200多座,每年引水5亿多立方米,开发灌溉面积153万亩,使有限的水资源发挥了最大效益。从2013年开始,投资近40亿元,组织实施了中南部地区城乡饮水安全工程,目前水源工程已经完工,配套连通工程正在加紧推进,41.5万群众已喝上放心水,明年可全面建成,能有效解决110万群众的吃水难问题。

  二是加强道路建设。集中人力、财力、物力,修建了一批重大交通设施,构建了立体交通网络,全区公路、铁路通车里程分别达3.13万公里和1132公里,基本实现了村村通油路,95.4%的行政村通公路,98.3%的行政村通客车。

  三是改造危窑危房。对生存条件恶劣的中部干旱带群众实行移民搬迁重建;对不宜远迁的贫困村庄实行就地重建;对不通水、电,居住分散的村庄,实施异地集中新建。2009年以来,共改造危房26.2万户,110万困难群众住上了新房。贫困地区农村人均住房面积,由1982年的8.2平方米增加到了现在的18.1平方米,所有自然村通上了电,95.1%的自然村通了电话。

  四是抓好产业扶贫。自治区确定的农业特色优势产业项目和高效节水灌溉、覆膜保墒集雨补灌项目,优先向扶贫对象倾斜、向整村推进村倾斜,在隆德、西吉、泾源等地区,形成了以草畜、马铃薯、冷凉蔬菜、苗木、中药材为主的区域优势特色产业,农民收入的一半以上来自这些产业。还出台了《宁夏慈善事业促进条例》《宁夏慈善园区优惠政策》等文件,在贫困带规划建设了六个慈善产业园,创建各类基层慈善实体200多家,吸纳贫困群体就业近2万人,有力带动了贫困群众增加收入,改善生活。

1   2   下一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