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记者:好,眼睛蒙住了。它现在比较稳定了。来,给我们的观众看一下,大泥鳅。看到了吗?我觉得这个泥鳅还真的挺大的,我还是第一次见。那陈总您当时第一次见它是什么时候?
陈煌奇:我是回台湾,到我姐姐那边,我姐姐刚好买了一斤多给我外甥吃,我看到这个泥鳅怎么那么大?我都不晓得台湾泥鳅变成这么大。
陈煌奇是我国台湾高雄市人,可自打他1990年到广西南宁市做生意以来,就很少回家。第一次在家乡看到那么大的泥鳅,这让他上了心。因为在他的印象里,以前吃过的泥鳅,都只有手指头那么粗细。而且自己做水产生意20多年,也没见过这么大的泥鳅。这让他意识到,养殖大泥鳅是个绝好的商机。
而这时候,陈煌奇陷入了一个两难的境地,因为61岁的他刚刚做好一个决定,要退休回台湾老家养老。
陈煌奇:也在搞了二十几年了,辛苦二十几年了。何必再搞下去呢?这个(罗非鱼)也到一个巅峰了。也该是我们休息的时间了,年纪也大了。都六十多岁了,家里的人就说不要那么累了,该退休了。
陈煌奇1990年从我国台湾高雄市来到广西南宁市创业,通过20年的奋斗,在这里收获了自己的第一桶金。也成了国内罗非鱼行业响当当的人物。高峰时期,陈煌奇在广西南宁,海南一共有2000多亩的罗非鱼养殖基地。罗非鱼苗的年产量高达4亿5千万尾。销售地区覆盖了二、三十个大中城市。
同行:罗非鱼供不应求。刚过来的时候做的人少,而且是新的品种,所以市场空间非常大,所以他来了以后,应该是说捷足先登。
同行:他在海南也是最大的,地也是最大的,他这个人也是很认真,在这里人家叫他罗非鱼王。
同行:他秉承我们中国台湾人的细心,耐心,用心,可以讲是我们台湾人的光荣。在(罗非鱼)这个领域。
记者:您对他评价很高?
同行:不是我对他评价很高,是他真的很杰出。
已经打拼了大半生的陈煌奇原本准备退休养老,而这也是全家人期盼了20年的事情。可就是看到大泥鳅之后,陈煌奇内心本已渐渐熄灭的创业激情,猛地被点燃了。
陈煌奇:那我看看基本上都是这种小泥鳅,我看这肯定是好的,因为我已经二十几年的经验了,(对这个行业)很敏感。这个(泥鳅)太小了,我们这个台湾大泥鳅那么大,我知道这个东西一定会受到欢迎的。本来说想退休了,但是我想说我一定要继续把它搞起来。
陈煌奇是响当当的罗非鱼王,可真的要做大泥鳅,他还是个门外汉。放弃悠闲的退休生活,再次搏击商海。陈煌奇已不单单是为了赚钱了,而是想找回那份奋斗的激情。可如果想把这件事做起来,必须找个懂技术的合作伙伴来帮助自己,在台湾打听了好多地方,一个叫林森庄的人,进入了陈煌奇的视线。可和对方一接触,却发现对方是个非常有个性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