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政策解读
- 经济发展
- 社会发展
- 减贫救灾
- 法治中国
- 天下人物
- 发展报告
- 项目中心
|
来源:《中国扶贫》杂志 作者:侯朝和
阳春三月,暖风阵阵,冀中大地春意盎然,嫩黄色的柳树枝条随风摆动,绿油油的麦苗欢快地跳着集体舞,太行山东麓滹沱河畔更是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
灵寿县三圣院乡同下村的村干部郑银海,兼任着村里大喇叭的信息员,别看他快六十岁的人了,天天高兴得像个小伙子。他说:“自从石家庄市农林科学研究院2008年给俺们村安装了扶贫大喇叭,等于把农业科技专家送上了门,驻进了村,种地省钱又省心,脱贫致富梦成真。”
郑银海边说边掰起手指头算起了账:“俺们村过去是个出了名的贫困村,全村847户、3844人、4050亩耕地,主要是种植小麦和玉米,祖祖辈辈按传统的习惯种植,两季收成加起来亩产不超过1500斤。可现在按大喇叭教的办法去种植,两季收成亩产早就超过2000斤。不但产量高了,成本还低了很多,就小麦来说吧,过去每亩种子用40斤左右,现在少了一半;过去施底肥二胺,中间还要追施尿素和碳铵,现在只施一次复合型缓释肥;过去至少浇五遍水,现在只浇三次,这样一多一少,俺们实际收入翻了一番。2012年俺们村人均年收入超过了5000元,农民富了,村容变了,俺们村还被省里评为小康先进村和生态文明先进单位……”
大喇叭真的有这么神奇吗?笔者带着疑虑决心深入到百姓中探个究竟。
耳旁风常吹
提起扶贫大喇叭,还得从头说起。
2006年,80后小伙孙钊从河北农业大学遗传育种专业研究生毕业后,分配到了石家庄市农林科学研究院大地种业公司,负责向贫困地区推广种子销售,进村入户给群众讲述优良种子的好处。可眼下贫困的农村年轻人不多,从事的活动也五花八门,费不少劲也很难把农民组织起来,就是组织了几十号人,孙钊扯着嗓子讲半天课,有的农民还是没听懂。后来孙钊发现个别村的村委会有大喇叭,他就借助大喇叭讲课,效果好了不少,这个事对他启发很大,如果能在每个贫困村都按上大喇叭,该多好啊!
回到公司,孙钊经过几天的调查了解写了一个《农村扶贫大喇叭技术服务设想方案》,顿时引起部门经理曹宗义的兴趣,马上批给了分管种业公司的农科院副院长吕国朝。作为从贫困县长大,大学毕业后长期从事小麦研究的专家,吕国朝看了建议方案,眼睛一亮很有同感,他马上把孙钊叫了过来,详细了解情况后在报告上做出了“利用现代信息手段,搞好技术设备调研,先试点再推广”的批示。并嘱咐孙钊一定要先调查好,没有可靠把握不能拿贫困农民作试验对象。
有了领导的支持,孙钊像一匹长了翅膀的骏马,以极大的热情马不停蹄跑到了山东、江苏、安徽萧县调研学习,很快完善了方案,并订购了设备。
方案有了,没有资金怎么办?几个人一商量,决定以个人集资的方式先干起来再说。当时孙钊每月的工资才800多元,参加工作时间又不长,手里基本没有积蓄,想来想去想到了跑过运输的舅舅葛春来可能有点积蓄,他连夜赶到几百里外的阜城县舅舅家,说明了情况,舅舅知道这个平时连糖葫芦也舍不得买的外甥是个干事的材料,二话没说就借给了他三万元钱。吕国朝和曹宗义也各自拿出了几万元。迫切期盼科技兴农的县农业局局长张清鹏听到这个消息后,主动找到吕国朝,表示愿意拿出五万元支持这个工程,条件是先在灵寿县搞试点。
2008年8月22日,石家庄地区骄阳似火、酷暑难熬。首批安装40个村扶贫大喇叭的启动仪式在灵寿县召开了,孙钊带着山东济宁厂家的技术员,灵寿县农业局也派了工作人员高庆发,几个小伙子在启动仪式的掌声中,爬上同下村村委会的电线杆安装了第一台大喇叭。从此,灵寿县方圆百里村庄的电线杆上、水塔上、楼顶上、移动铁塔上……都留下了孙钊和伙伴们的汗水和身影。吃地摊、住农家,经过20多天早起晚归的奋战,40个行政村的大喇叭安装完毕。
9月16日,大喇叭响了,沉静的山村从来没有这么高分贝的音符,鸟儿被惊得四处乱飞,孩子们好奇地跑到大喇叭下抬头仰视,不少上了年纪的老大娘、老大爷也急切走到近处看热闹。大喇叭响了,但它到底是干啥的?多数老百姓搞不明白,起初也就是听个音响,看个热闹,可时间一长,他们慢慢听出了点门道。原来大喇叭定时播放,每天响三次,早晨七点播放“农业科技之声”“相互转告(免费播放供求信息)”和气象信息;中午十二点播放“生活365(健康知识和生活小窍门)”“娱乐小天地”(免费点播歌曲)、气象信息;下午六点播放百姓身边的事(政策、致富典范、法律、孝敬老人、好人好事和教育孩子等)、有问有答(百科知识)、气象信息等节目,每次播放时间为20分钟左右,向农民提供科技、致富、气象等信息20余条。无论是在路上、田间地头,还是在家中闲坐或带孩子做家务都不影响收听,声音传播多远,就有多远的农民接受到科技信息。农民们发现扶贫大喇叭说的都是自己关心的事,身边的事,越听越亲近,都说大喇叭像身旁的风,天天吹,天天响。
北洼乡党家庄村是2008年首批安装大喇叭的村。村里有个叫贝全喜的养猪户靠着繁殖小猪崽儿卖钱,2008年底他家的十几头母猪先后下了小猪,可把贝全喜全家乐坏了,当时虽然下着大雪,天寒地冻,但全家人跑前跑后忙得直冒汗。然而转眼,让贝全喜喜不起来的事发生了,十几头老母猪接连下了近百头小猪,可是奶水不足,饿得小猪直叫唤,靠人工喂奶又忙不过来,小猪嘶叫的声音像是撕咬着贝全喜的心,让他急得屋前屋后团团转。正在这时大喇叭响了,当天讲的恰好是如何治疗母猪奶水不足的小偏方,贝全喜顿时感到喜从天降,他抱着试试看的心态,认真听完了广播,然后按大喇叭讲的催乳办法取来了2个新鲜胎衣,切碎煮熟加入饲料中分2—3次喂养。神奇的是,不到两天,少乳的几头母猪奶水都逐渐多了起来,小猪仔都能吃饱喝足了,个个高兴得在猪圈里撒起了欢。贝全喜兴奋地逢人便说这大喇叭天天响,平时只是听个热闹,了解个天气预报啥的,没想到关键的时候还真的帮了大忙,比及时雨还及时雨呢。
扶贫大喇叭在灵寿县40个村的试播,都取得了意想不到的效果,虽然采取的是定时播放的方式,带有强制性和灌输性,但是广播内容的针对性和实用性很强,更突出的一个特点是因季节而播,因需要而放,凡安装了大喇叭的村,慢慢地对它都有了信任感和依赖感。
北洼乡南湖村67岁的朱老藏是个老党员,最近几年靠着街口开办了一个农资小门市。村里安了大喇叭以后,就把控制台设在了他的小门市里,他还被聘为大喇叭农技信息管理员。过去在农村有句老话,“庄家活儿,不用教,人家咋着咱咋着”,但朱老藏说那老一套早就落后了,现在村民最信赖的是大喇叭说的。“有一天俺们村修变压器停了一天电,大喇叭没响,好几个人跑来问我,怎么大喇叭不响了?星期日休播时,也总能接到‘为什么今天不播了’的电话。农民听众从开始的不愿听,到现在愿意听,很想听,一天听不到大喇叭响,好多人就像丢了魂似的,扶贫大喇叭已成了俺们老百姓每天离不开的三顿饭,越吃越香甜,滋味越美满”,朱老藏说。
及时雨常下
“农民盼的就是我们要干的”,石家庄市农科院扶贫大喇叭工程在灵寿县农村试播的成功,极大地调动了他们扩大试点的积极性。此举也很快赢得了市农业局刘占军局长的高度重视,专门指派科教处长邢东海积极配合这项工作。2009年至2010年,该项目在8个县完成了试播。2011年主管农业的张树志市长当即拍板,把扶贫大喇叭作为市政府一项重大的扶贫工程,一次性拿出900万元支持18个县(市)区全覆盖。2012年,全市已完成3500个村的大喇叭项目建设。
在不断的改造、扩展、服务升级中,扶贫大喇叭将农民急需的科技信息源源不绝地传播到农民的心坎上,从山区到平原,从丘陵到河滩,只要有村民的地方,就有大喇叭的声音。只要专家把技术一讲,各地农村大喇叭齐声共鸣,农民便可依循去田间实施。
为了使广播更有针对性、及时性,扶贫大喇叭编播中心的工作人员人人掌握了把脉农作物生长进程和农时季节的高超技术。编播室的创始人于丛娜更是没少倾注心血,她年龄不大,但闯劲很足,为了贴近百姓,接好地气,她白天下乡入户搞调研,晚上编排节目完善方案。工作人员们在编播中学习,在学习中编播,就连播音的语速也做了很多调整,由每分钟280个字减少为220个字,目的是通俗易懂,让农民听起来亲切、好记。
大喇叭数量多了,面宽了,覆盖的有山区、丘陵、也有平原,为了满足不同区域的个性化需要,加班加点成了于丛娜和同事们的常事。作为一个年轻母亲,于丛娜生完孩子不到1个月就返回了工作岗位,不到3个月就给孩子断了奶。每当回想起这些,她对孩子、对家人都有一种深深的愧疚感。但一封封贫困群众写来的感谢信又让她感受到了一种自豪的安慰。
提起扶贫大喇叭,行唐县北翟村农民赵全法深有感触地说:“去年玉米四五个叶的时候,一夜之间俺地里玉米苗倒了一大片,挖开根一看,里面有好多虫子。回村向别人打问这事时,大喇叭里广播起了紧急预防二点委夜蛾的信息情报,俺才知道是二点委夜蛾惹的祸。按照广播里讲的在村技术员的指导下,赶紧进行防治和培土,俺这五亩玉米才避免了损失,保住了丰收。”
行唐县习村的农民赵振香说:“俺种了大半辈子麦子,都是靠祖宗传下来的经验,什么时间浇水、什么时间施肥都是跟着感觉走。只要看到地里干了就浇水,遇到小麦扬花,照样浇水、打药,却不知道这时浇水会造成低温变化大,不利于小麦开花,打药会影响小麦授粉,造成人为减产。通过大喇叭才了解到小麦浇水、打药都有学问,扬花过后15天再浇水,如果病虫害多小麦花粉变为白色再喷药,这小小的细节关系到大收成。俺按照大喇叭讲的做,小麦高产达到了650公斤,过去别说没见过这么高产的麦子,就是听也没听说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