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政策解读
- 经济发展
- 社会发展
- 减贫救灾
- 法治中国
- 天下人物
- 发展报告
- 项目中心
视频播放位置
下载安装Flash播放器村民与保险,分则两害
其实,村民们知道,保险公司在受灾后没多久就派工作人员去村里评估,但老百姓的怀疑,就是消不掉。
“因为我们或多或少听说过保险欺诈的事,或者干脆就吃过保险的亏。”樊丽直言道。于是,记者尝试从他们翻出的和保险有关的“老账”中,找到这不信任的源头。
这是发生在樊丽身边的事。“我们村曾经有一户人家,办理了一种交几年钱然后返还几年钱的养老保险,结果没两年,他家就把保险给退了。我问为什么,人家说不值。我一开始还觉得特奇怪,后来我自己办这种保险的时候,才发现,人家推销时,说得可好呢,等一年后,我一时兴起,就仔细读了一下保单上的条文。一算账,发现不合算,干脆也给退了。”
另一位村民接话说:“我家附近中学有个学生,上了30元一年的保险,说是得病了可以报销。后来他还真的病了,他家人就去了几趟保险公司,最后,医药费、车费花了200多元,才从保险公司拿到10多元,你说亏不亏。”
“他们挺幸运,还拿到钱了。我家老人前几年大病一场,虽然参加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但医院不给报销。他们说,那本上的医保号是假的,我一查,还真是假的。结果,我家老人临走前都没享受到报销啊!”又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村民在一旁感慨。
……
曾在康平县一家保险公司工作过的燕松(化名)表示,这些情况自己多少有些耳闻。她认为,前些年保险推销员私吞保险金都是有可能的,因为农民在保险上还没有什么戒心,很少会去查自己的保单到底是不是真的。后来,随着保险推销员的隐瞒性介绍、误导性宣传甚至私吞保险金的情况增多,以及理赔难、手续乱、买卖双方沟通不畅和信息不对称等事态的蔓延,农民对于保险的不信任感也越来越强。
保险公司也不希望自己形象受损,但许多情况下,保险公司也只能在发现之后对推销员进行惩罚,并没有有效的事前防范机制。从流程上讲,推销员到农村收保险金,然后交给所在地区的公司录入登记。真有点什么事,推销员不说,群众不举报,保险事项不出大的意外,公司也不会知道。
“我当时推销的时候,就只说保险好,至于约束性条款,就尽量避开。”但她也表示,“这几年,农村保险规范了很多。”
对此,樊丽表示认同,“出的事都是几年前的,最近,基本上保险公司该赔的都赔了。老实说,农民收入不多,抗灾能力差,要是有份可靠的保险,那就最好不过了,但现在我们对保险还是不放心啊。”
这种“不放心”,并不只是让保险公司减少客户而已。往年都投保的村民魏文海,今年没投“金锁”农村家庭财产保险。他家在这次风灾中损失惨重,“俺家都刮没了,家里人都住院了。”他告诉记者,自家屋顶都被刮掉了,牛棚顶被掀翻。他初步估计,房子的损失近1万元。他还告诉记者,媳妇骨盆骨折,他本人小腿骨折,头上缝了7针,花费了7千多元医药费,家庭经济压力很大。现在,魏文海已经出院,他只能把家里房子的瓦片弄上了,勉强住着。
但他并不为此而懊恼。往年他也一直交着这笔钱,但办理保险的手续之简单粗糙,让他对这种保险充满了不信任。“连个公章都没有,就开收据。”同时,也考虑到一直以来此项保险没有给自己带来收益,他就决定今年不投此项保险。谁料,天灾转眼间重创了自己的家庭。
如果保险真能取得和魏文海一样的农民的信任,也许,他们受到的苦难就会少一些。(王帝 陈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