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8日,日本救援人员在北川中学进行救援工作。 5月18日,日本救援人员继续在位于任家坪的北川中学救援,并于下午在两地均发现生命体征迹象。但随着连续十几个小时的艰苦搜救,生命迹象最终被证明并不存在,日方人员不得不放弃搜救,于19日全部前往北川县城曲山镇进行搜救。 新华社记者唐师曾摄
主要伙食是开水泡饭
截至5月18日,比日本救援队晚到的俄罗斯救援队已经在都江堰市成功搜救出一名幸存者。这,并没有动摇日本救援队的信心和决心。
“我们现在和刚出发时的目标一样,就是要全力完成好工作,这一点没有任何改变。”一名队员告诉《国际先驱导报》。而随队采访的几天来,本报记者听到他们说过最多的一句话就是:只要有百分之一的希望,就要付出百分之百的努力。
为了寻找废墟中的生命,日本救援队的确在付出了超乎寻常的努力。5月17日晚抵达北川县曲山镇收费站时,天正下着倾盆大雨,中方人员建议他们先住下来,等天亮了再去勘测现场,但队员们仍决定立即到现场去勘察作业。同样的故事还发生在两支队伍汇合时。17日中午,第二拨队员赶到时第一拨队员已经吃过午饭正准备出发,中方安排他们先吃饭,得到的回答是“我们还没开始工作,怎么能吃饭呢”。
接受中国媒体采访时,日本队员的语言都非常朴实,几乎听不到任何豪言壮语,基本都是表示自己的任务就是要做好自己的工作,尽全力搜救。尽管迄今尚未有具体的收获,但日本队员的严谨和勤奋仍给很多中方人员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们真的很尽力了,他们搜索的路途比其他队伍更远,搜索难度显然更大。”一名随队的中方人员如是告诉《国际先驱导报》。
为了保证队员们的后勤补给,四川省外办安排了专门的人员负责接洽,但囿于条件所限,中方能提供的补给主要是矿泉水、饼干和一些水果。而自从16日抵达四川至今,队员们吃饭几乎没什么规律。“今天的早饭他们是自己解决的,就是一份一份开水冲泡的米饭,还有罐头什么的。”本报记者注意到,日方队员的设备里有一个非常小型的煤气灶,很小,但可以烧开水,然后冲泡他们随身携带的一种米饭。
在青山县乔庄镇,附近的中国居民听说日本救援队来了,就将政府发给他们的方便面送了过来,还带了热水给队员们泡面。这是他们当天吃到的惟一一顿热食。“中国民众在地震后表现出的团结协作,令人动容。”日本国际协力机构中国事务所副所长藤本正也说。
可能继续增派队伍
作为第一支到中国参加救援的国际救援队,日本救援队的一举一动都吸引着国际社会的关注。在救援过程中,很多日本媒体自己租车从成都一路跟随而至。中国政府首次允许外国救援队前往灾区救援,也赢得了国际舆论的赞许。
5月16日,中共中央对外联络部部长王家瑞与到访的日本前自治相野田毅会谈时表示,中方最先同意日本国际救援队进入四川地震灾区是中国信任日本的佐证,他同时向日方表示感谢。与此同时,日本《东京新闻》还注意到,在平时总是相互激烈攻击的两国互联网上,也出现了对于中国的同情和对于日本的感谢。通过救援大地震,两国之间的国民感情正在发生变化。
根据计划,日本救援队将在中国工作一周。而日本国际协力机构总务课负责人小野则向《国际先驱导报》表示,“如果接到中方请求,我们会继续增派队伍。” (国际先驱导报记者白洁、郭一娜发自(四川)北川、东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