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链接已复制

LANGUAGES

新闻

新闻直播 要闻 国际 军事 政协 政务 图片 视频

财经

财经 金融 证券 汽车 科技 消费 能源 地产 农业

观点

观点 理论 智库 中国3分钟 中国访谈 中国网评 中国关键词

文化

文化 文创 艺术 时尚 旅游 铁路 悦读 民藏 中医 中国瓷

国情

国情 助残 一带一路 海洋 草原 黄河 运河 湾区 联盟 心理 老年

首页> 中国乡村振兴在线> 图片>

科技驱动多维蝶变  数字乡村的“三河样本”

2025-06-10 08:56

来源:新华网

分享到:
链接已复制
字体:

村道旁,村民在电子公告板前扫码获取村务动态;基地内,农户轻触手机完成农田灌溉;手机上,游客正通过AR导览探索千年溶洞......在贵州省毕节市三河村,数字技术正以润物无声的方式重塑着传统乡村的肌理。这个坐落在大山深处的少数民族村寨,如今正依托“一图统管、五维支撑”的数字体系,书写着西部山区乡村振兴的鲜活答卷。

位于云、贵两省交界的威宁彝族回族苗族自治县三河村,过去一直面临着村民居住分散、信息获取不及时、产业发展滞后、文旅资源闲置等诸多难题。近年来,贵州省依托大数据发展优势,积极推动数字经济与乡村振兴深度融合。2024年,在贵州省农业农村厅的指导下,毕节市抓住东西部协作帮扶契机,积极引入先进技术,联合深圳市丰农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启动 “小海镇三河村数字乡村建设项目”,依托AI、大数据、互联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构建起“一图统管、五维支撑”的数字乡村体系,将乡村治理、产业服务、文旅服务、电商服务和信息服务五大子系统紧密相连,推动乡村产业提质、治理增效、生活焕新,打造数字乡村治理新标杆。

从“羊肠小道”到“数字通衢”

面对4235名分散居住的村民,三河村以“多终端协同”机制破解信息传递“最后一公里”难题。丰农控股构建的数字乡村系统,将人口结构、产业分布、生态监测等数据汇聚成动态三维地图,让村级决策从“经验判断”转向“数据研判”。电子公告板、数字大喇叭与精准推送形成信息传播矩阵,让7个自然村实现政策传达“零时差”。同时,三河村创新“德治积分制”,激发村民自治活力,将尊老爱幼、诚实守信、公益参与等文明行为量化为可兑换的积分,构建起“数据驱动+人文关怀”的新型治理生态。

为村民织密“乡村安全智能网”

在村庄关键路口、水塘河边、山崖溶洞等危险区域,丰农控股通过部署AI摄像头,构筑起立体防护体系。摄像头利用人脸识别技术与行为分析算法,实时捕捉危险行为并触发语音警示。针对银发群体,三河村给老人配备了智能手环和健康监测设备,将其身体指标接入系统,实现“一键呼叫、秒级响应”的保护措施。系统运行以来,三河村未成年人溺水风险下降92%,紧急事件响应时间缩短至3分钟内,为“一老一小“撑起数字化保护伞。

从“看天吃饭”到“知天而作”

三河村的田野间,气象监测站、土壤墒情仪和远程监控等物联网传感器正编织着“智慧农业”的新图景。在树莓种植基地,空气温湿度、土壤酸碱度、光照强度等30余项环境数据实时传输至智慧农业管理平台,系统通过AI农事决策后自动生成灌溉方案,水肥利用率提升20%。养牛场内的溯源区块链,让每头牛的生长过程都清晰可见,产品溢价率突破15%。丰农控股推出“云端认养”模式,将城市消费者与深山农田紧密联结,还创新打造了支持线上展销和订单追踪的电商平台,让传统农业在数字赋能下实现“三级跳”。

用数字技术盘活生态文化资产

丰农控股为三河村量身定制了全景式文旅服务平台,千亩杜鹃花海与AR技术碰撞出文旅新体验。“云上文化展厅” 里游客们通过图文、视频,观看丹霞地貌自然风景、了解威宁中水遗址、乌撒卫历史等文化资源,感受彝族火把节、苗族花山节等民族文化的魅力。手机点一点,景点导航、线路规划和预约等便捷服务触手可及,让生态文化资源在数字技术加持下焕发新生机。

三河村的蜕变,不仅是技术赋能乡村的生动范本,更探索出一条“政策引导—科技驱动—产业协同—文化激活”的可持续发展路径。丰农控股项目负责人表示,三河经验不仅破解了山区乡村“规模不经济”的困局,更探索出民族文化与数字文明融合共生的新路径。当5G基站矗立在吊脚楼旁,当区块链技术守护着牛耕文化,三河样本正为西部山区乡村振兴提供可复制的数字化解决方案。在这里,每一组数据流动都在编织美好生活,每一次技术创新都在激活乡村脉动。

【责任编辑:杨霄霄】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