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链接已复制

LANGUAGES

新闻

新闻直播 要闻 国际 军事 政协 政务 图片 视频

财经

财经 金融 证券 汽车 科技 消费 能源 地产 农业

观点

观点 理论 智库 中国3分钟 中国访谈 中国网评 中国关键词

文化

文化 文创 艺术 时尚 旅游 铁路 悦读 民藏 中医 中国瓷

国情

国情 助残 一带一路 海洋 草原 黄河 运河 湾区 联盟 心理 老年

首页> 中国乡村振兴在线> 要闻>

宁夏银川人工智能产业升级带动就业增长超千人

2025-06-05 09:32

来源:人民网-宁夏频道

分享到:
链接已复制
字体:

人民网银川6月4日电 (记者穆国虎)6月4日,宁夏举行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新闻发布会。宁夏银川市副市长姜珉翰介绍,近年来,在人工智能快速发展的背景下,银川市统筹推进人工智能产业培育与劳动力市场保护,探索出一条“技术赋能产业、产业反哺就业”的发展路径,带动相关产业新增就业岗位千人以上。

发布会现场。人民网 周航摄

银川市以创建国家人工智能创新应用先导区为核心目标,明确“两地两中心”(重要的人工智能应用基地、数字产品制造基地、算力监测调度中心、数据运营中心)发展定位,聚焦智算、智能、智产三大领域,大力实施人工智能+、数据要素×行动,全力打造算力之都。

如今,银川建成投运全国首个人工智能芯片软硬件适配基地,获批国家信息消费示范城市、全国千兆城市、5G-A商用城市;2024年数字经济规模达1100亿元,同比增长10%,数字产品制造业占核心产业比重达75%;建成了全区42%的工业互联网示范平台,培育了全区50%的数字化车间和智能工厂,集中了全区85%的数字化服务企业,打造了人工智能应用场景30余个。

在产业升级过程中,银川市特别注重培育新质生产力与创造新就业岗位的协同发展。例如,蒙牛乳业通过AI高级排产系统优化生产流程,不仅提升了生产效率,还催生了工业互联网运维、智能设备管理等新岗位;宁夏电投热力引入AI热网调度系统后,传统巡检岗位转型为数据分析工程师。

目前全市数字经济核心产业规上企业达130家,较同期新增46家,引育人工智能创新应用企业60余家、数据标注企业10余家,有力带动相关产业新增就业岗位千人以上。

同时,针对人工智能对劳动力市场的结构性影响,银川市进一步加大就业工程创新工作力度。创新推出“AI模拟面试”“求职能力实训营”等服务,通过智能算法为求职者提供岗位匹配和简历优化,2025年已帮助4975名2024届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实现就业,帮扶就业率达95.44%;建立“岗前培训—技能认证—就业安置”闭环机制,今年由银川市总工会等单位联合举办的首期人工智能训练师中级(四级)培训班,50名产业工人通过80课时的“理论+实操”学习,培训后就业率达98%;支持银川高校、职业院校围绕人工智能等新兴产业动态调整学科专业,建设产教融合型实训基地。例如,银川职业技术学院与中建材、天云智算等企业共建“厂中校”,开设智能制造、智能网联汽车等专业,学生毕业即实现“零适应期”上岗。

此外,银川用好用足人才引育和就业失业政策措施,全力推动产业升级与就业增长,出台“算力人才12条”政策,制定了以薪定才补贴、职称补贴、青年人才引育等政策措施,全方位引育高端型、复合型、技能型、创新型等各类人才。

【责任编辑:孔令瑶】
返回顶部